唐朝的神策军是一只什么样的部队对唐朝有什么影响

大唐一个雍容华贵的时代,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大唐也令后人唏嘘,在开元盛世之际遭到一场浩劫安史之乱。同时在西边异军突起的吐蕃更是时时剑指长安。公元765年,仆固怀恩发兵数十万进攻关中,其中就有大量的塞外居民。消息传到长安,人人震惊。十年前长安沦陷的惨剧,可不能再次发生了。

所幸此时的唐军已稍稍恢复元气,唐代宗一番调兵遣将,更是亲自指挥六军出征。长安城的百姓看着浩浩荡荡、士气高昂的士兵迈出城池,顿时倍感安心。在历经安史之乱后,唐朝廷是如何重整旗鼓、并延续百年呢?我们不妨回望一下当时其中的一支军队:神策军。

一、戍边新军,渐成核心

吐蕃是一个在唐朝时期地处西部的一个政权。在首领松赞干布的统治下,逐渐崛起,并与唐军在边境上时有摩擦。当然此时唐的戍边军还是比较强的。在勇将哥舒翰的带领下,唐军守住了边境。尔后为了加强边防,在公元754年,哥舒翰上书请求在边境设两个新的郡和八支边防军。其中的一支就是后来成为唐中期的重要力量神策军。

也许是早有预见,也可能是无心插柳。就在神策军成立后的一年,安禄山、史思明挑起了叛乱。刚刚成立的神策军受令,急忙赶赴关中。彼时神策军只有区区千余人,但因为都是在边关前线打拼、刀口舔血的汉子,他们一到战场就投入作战,丝毫不输给那些关内的唐军。

安史之乱持续了数年,神策军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公元759年10月,神策军在相州(今河南北部)遇到了史思明麾下的三千骑兵。指挥该地神策军的卫伯玉,立即派出数百精锐迎战。在疆子坂(河南陕县东南),他们和这支叛军大战一场,并成功将其击退。战后他们还缴获了六百匹战马。对于习惯了大漠狼烟的神策军将士而言,史思明的这些部众多半还差点意思。

只可惜战术上的小部分优势,依旧难以弥补唐廷在战略上的劣势。即便安禄山身死,史思明与安庆绪内讧,唐军还是在邺城吃了大败仗。同年这支神策军得知自己的驻地已经被吐蕃占领。于是他们只好留在关中地区成为了二线部队。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四年,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但是此时的唐朝廷已是荣光不再。昔日强大的唐军被各个藩镇、节度使所掌握。此时的朝廷急需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也在这一年李唐皇室看到了神策军的忠心。那年安史之乱结束后不久,吐蕃攻陷长安,原有的禁军一击即溃。唐代宗不得不逃亡陕州。在这里迎接他的是被鱼朝恩重新整合过的神策军。

▲唐代宗画像

在此前的数年,卫伯玉就被调入京城做官。神策军先是被编入陕西节度使的指挥下,尔后,朝廷派来了宦官鱼朝恩接管该部队。他在接过指挥权后,顺势把陕西节度使的部下收编入神策军。如此一来神策军扩充成了数万人的部队。

见此情此景几乎孑然一身的唐代宗打心里欣赏着神策军的忠心。此事过后神策军也从原本的边防军变为了皇帝直属的禁军。其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回京之后代宗又将平卢军邢君牙部、阳惠元部,安史降将尚可孤部,朔方军郝廷玉部、侯仲壮部等部队编入神策军当中。这些部队几乎为边境翘楚,个中将领还曾是郭子仪、李光弼的部将。这一次扩军也奠定了神策军在唐中期不可撼动的战力。

▲唐朝藩镇割据示意图,其中长安附近的凤翔、镇国便由神策军驻守

二、卫戍关中,再造李唐

不过对于代宗而言,这支部队与其说是平叛的尖兵,不如说是李唐最后的庇护者。如同周朝周天子的八师一样,神策军被归入禁军后成为了唐朝廷拱卫京畿地区的唯一依靠。经永泰、大历年间的扩充,神策军几乎驻防了长安周边的要害之地。如兴平、武功、扶风、天兴等军镇,均由他们驻防。

因神策军拥有一套独立的指挥与后勤体系,故他们可以不受驻防地藩镇的侵蚀。相反他们甚至还承担着威慑地方藩镇的职责。如此一来关中地区一改安史之乱后的颓唐景象,重回一处稳固的政治中心。从这个角度而言,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之所以能延续百余年与之不无关系。

当然精锐之所以谓之精锐,仅仅善守可不行,还必须有过硬的战斗力。经过数次扩充之后,在德宗时期,神策军已是一支达十余万人的大军。在此时人数的增加并没有稀释神策军的战斗力。

德宗即位初年,吐蕃袭剑南一地(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剑南节度使崔宁入朝求援,德宗立即调遣神策军前往。不顾长距离奔袭,神策军入蜀后立即横穿大渡河,与吐蕃正面交锋。斩杀千余人后,他们在成都停留了数月才班师回朝。由此可见神策军骨子里的锋芒没有因为长期驻防优渥之地而被消磨。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因河北藩镇节度使的继承问题,引发了魏博、成德、淄青等藩镇相继起兵反叛。加之德宗所用非人,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卢龙节度使朱滔也顺势造反。不得已德宗只能动用守卫京畿之地的所有神策军。经两年征调关中一带守备空虚。自知风云突变,德宗又赶忙在京师扩充了一批神策军。

▲唐德宗画像

不过这一系列事件为之后的一次兵变埋下了伏笔。建元四年(公元783年)十月,德宗诏径原节度使姚令言率领径原之师增援平叛。不料这支部队在途经长安时,因犒赏的问题发生哗变。德宗命城中新组建的神策军前往迎战,却无人响应。不得已他只能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此事是为泾源兵变。

因事发突然德宗来不及调令外出的神策军精锐回援。不过在河北平叛的李晟、阳惠元和尚可孤听闻此事后立马回援。而且他们所率的部众才是真正的神策精锐。在精诚协作之下,神策军最终平息各地叛乱。

次年七月在神策军和宦官的协助下,德宗回到京师。历经此事德宗一改此前疏远宦官的态度。因为在兵变期间,朝中文武大臣纷纷附逆叛军。遂自此之后德宗放手任用宦官,尤其是将神策军的指挥权交予宦官把持。这一点在之后的南衙北司之争中暴露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也正因为把握了兵权,宦官集团遇到后期愈发的膨胀。以至于在永贞革新、甘露之变中,宦官掌握着皇帝的性命。到晚期甚至同罗马帝国近卫军一样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这也是后世神策军颇为被人诟病的事情。当然这是后话了。

且说在中唐时期,李唐皇室曾大有恢复统一之势,那便是元和中兴。在即位之初宪宗所掌握的神策军历经发展已达鼎盛。励精图治的宪宗随想展现中央的军事实力。恰好当时西川度使刘辟妄图出兵控制整个西南地区。再三忍让的宪宗遂决定以高崇文为将,令神策军七千兵马前去征讨。

当时他们所面对的西川叛军达数万人。此次出征朝廷本身也没多大的把握。谁料这支部队八战八捷,西川军队瞬时间土崩瓦解。彼时天下目光流注此地。各地听闻神策军的战力,纷纷表示归顺。元和中兴局面由此开创,唐廷在历经半世纪后得以再次号令四方。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