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网友问:“老师,世界有美好的吗?”
游荡于思绪许久的一个问题。这答案并不难,这世界有恶人让我们心寒,也同样有善人让世界温柔。
这问题最难的,是如何让我们恢复对世界的信心。
我告诉她:“你应该跟儿童学习。今日被父母骂了,明日继续爱父母。今日跌倒了明日继续喜乐追逐。今日与友绝交了,明日再嘻嘻哈哈玩到一块儿。问你他们怎么做到?”
“他们不懂危险吗?”
“我认为,他们只专注自己喜欢的事。其他不开心的事都自然去忘记。”
世界美好吗?
为什么活着活着,快乐的小孩变成压抑的成人?
我知道你们会说,因为社会压力与责任。又或许因为被深深的伤害过,欲求不满等等。
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思维成长的一个过渡期,智慧与认知到一个高度,几乎都会出现的现象,如《亲密关系》书中所言,我们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无所不能。
但是深想一层,能有自知之明原本就是一件好事,有何无法接纳的呢?人从婴儿时期,就不断的探索“我能”,不代表发现“我不能”的时候,就需要惆怅。
你见过鱼惋惜自己无法飞,鸟遗憾自己不能游,却不稀罕自己原有的本领吗?估计也只有人类才会接纳不了自己的局限性。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70年代到80年代的人们,幸福度很高。这种现象不仅仅在马来西亚,几乎全世界在这个时期,都活得比较快乐。
首先从颜色的喜好开始,那时候喜欢的都是色彩艳丽的居多。花花绿绿的衬衫搭配喇叭裤。民谣逐渐变成有个性的摇滚乐,耳熟能详的崔健音乐,《花房姑娘》,《假行僧》,一首首民风歌词,搭配调皮的摇滚乐。
那时代的摇滚,一点都不愤怒,洋溢着我是如此的有个性,自由,并快乐着。那时代一样有责任与压力,我记得我小时候,同学家都有汽车,但我家没有,但是不知为何,我觉得坐公交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丝毫没有因比不上谁而悲伤,也没有因为房子很小而自卑。
所以我常常会回听那年代的歌曲,我想知道,为什么他们大部分一穷二白的,还能如此快乐?就算很富裕,物质也没现在的高科技。
因为那年代的坏人比较少吗?
那时候人心比较淳朴吗?
或者他们更知足常乐?
我想他们也许跟儿童一样,单纯的专注于快乐的生存,明白苦中作乐的智慧。
世界也许不完美,但是我们能选择专注过好自己的日子。你把什么迎接入自己的思维,你就得怎样的心情。同理世界有黑暗面,也有彩色面,就看自己选择看哪一种?
我的心情我做主。
场景无法选思维能。
文/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