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方式能否反映一个人的教养、内涵

吃的方式能否反映一个人的教养、内涵?

当然如此一个人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可以反映他的性情特点。

笔者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狼吞虎咽,吃得又多、又快,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以为意,因为在学校里见多了慢吞吞只吃一点然后剩下全倒掉的,于是内心不免时常安慰自己:虽然我吃得多,但是不浪费也还好吧……

直到有一天教我儒学的老师告诉我:

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急躁,从吃饭上就能看出来。狼吞虎咽没嚼几口就下肚了,这是什么——这是不屑。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要问了:这怎么就跟“不屑”扯上关系了?其实,老师在这里用的是“屑”的本义——《说文》云:“屑,动作切切也。”

屑这个字(繁体为),上半部分是“尸”,与祭祀有关,祭须以敬,祀必以诚,既然要祭祀,行动就得充满诚意和敬意;下半部分是“”,表示把肉切碎,同时按古礼切肉的时候要把杂质都剔除出去,这就需要非常的仔细和认真,也需要精择。

所以屑就是一种精细的、充满了诚意和敬意的行动,而“不屑”,就是做事没有诚意敬意,漫不经心,就像切肉不仔细分辨、直接一刀切一样。这些其实都是来源于一个原因——急躁,急躁则无诚无敬,急躁则办事粗糙。所以我吃饭才如狼似虎,不管嚼没嚼碎都一口咽下,喝水也是如牛饮一般,一口气干一大碗都不带停的。这些行为又造成了后续更多的不良后果:消化不良,脾胃受损。吃了很多但是营养并没有吸收多少,反而给肠胃造成了不小的负担,运化不了的就成了杂浊,然后进一步损伤脾胃。喝水也是喝得很猛很多又不怎么解渴,反而却因此产生了很多湿气。

老师当时说的时候,我一下还没有反应过来(因为已经习以为常了),后来慢慢回想,才发现,我的这种急躁、粗糙、不精细,不只是简单的吃饭快的问题,而是早已渗透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里大部分行人都步履从容,而我却连跑带跳,上下楼梯都一步三四个台阶(因为我每次都是卡着点去上课做实验);学习上不求甚解,只要能解决问题,就不去思考逻辑和原理;做实验缺少耐心,常常火急火燎地操作仪器,或者连手套也不带就抄起刚被电吹风烘干完的滚烫玻璃瓶,以致于一年下来打碎了N个器皿;甚至平时说话也喜欢先说结论,再说原因,听起来混乱而无序……正是因为急躁,因为“不屑”,所以我的生活才那么慌张浮躁,学学问的时候也是乱序的。而如此种种从吃饭其实就能看出端倪。

老师后来又总结道:

夫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饭要细嚼慢咽,这个必须得改,不好好吃饭怎么行呢。

听到这句话我忽然有些理解古代的那些饮食礼节了。儒家诸位圣贤一直提倡的“礼”,是有其自然实质的。礼者理也,是圣王从自然中格物而制定出的行为准则,是蕴含着符合自然真实的道理的。类似吃饭要细嚼慢咽这样的规定,并不是为了看起来优雅从容那么简单,至少也是在精择自己所需的食物,充分消化,从而保护脾胃,这也是一种以修身为本才能做出的裁断。

而“周公吐哺”也有类似的道理。当时周公吃饭的过程中接见了三次客人,每次都会把还没嚼好的饭先吐出来,然后才去见客。我之前一直在想,如果饭在嘴里不方便见客,那么随便嚼两口咽下去,然后再去接见客人不就行了吗,为啥一定要“一饭三吐哺”呢?遵守细嚼慢咽这个礼真的那么重要吗?现在发现,还是我生活得太粗糙了,觉得身体就是个机器,只要往里装食物就好了,就像各种电视剧和动画片里演的那样,大口吃喝才爽快。所以经常狼吞虎咽,食物没嚼碎就往肚子里填。但是想想小时候,吃东西不磨碎了都咽不下去,吃点筋啊脆骨啊就会累到腮帮子抽筋。大概细嚼慢咽也是保护脾胃的本能反应吧,只不过因为常常生活得太急躁,就慢慢忘了这些了。

所以在学习儒学的过程中我常常感叹,这些东西要是我从小开始学习践行就好了,长大了想必就能少踩不少坑了。不过虽然已经成年了才开始学习儒学,学习这些古代礼仪中的精要,但只要肯改错,肯下功夫,总归还不算太晚吧。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吃饭,不慌不忙。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