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三宝的三花酒

传说一象山古称漓山。东涉漓水西傍宁远,北依桃花江,南眺穿塔二山。皓月碧水潺潺,青山古刹峨峨,领尽桂林山水之精华。被世人誉之为市徽。盖举世无双矣。传说天上象神为三花姑娘从瑶池盗回神曲,用漓江水酿出三花酒,被瑶池神将杀死,化为象山。玉帝觉得象神虽犯天规,然其心可鉴、其情可悯,谥为酒神,守护桂林。象山独特的自然环境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明代应天府通判张鸣凤称此处为“醉乡”,在象山脚下结庐而居,自号“漓山人”。传说二另外一个传说则是说,桂林的桂花岛上,有一个叫象郎的小伙子,在自家的菜园里种一棵桂花树,他倾注全部心血的照顾它,于是在一年的中秋之夜,桂花树化成了美貌的桂花仙子向象郎报恩,桂花仙子搬来了自己酿造的美酒,于是两人花前月下,饮酒谈心,对天盟誓,订下了终身。这事儿被龟王和蛇夫人知道了,在象郎和桂花仙子成亲的那天,抢走了桂花仙子与她酿造的美酒,象郎见桂花仙子被龟王抢走,伤心不已,下决心一定要把桂花仙子救出来。在救桂花仙子的过程中,中了龟王从身后掷来一支飞剑,含恨倒在了漓江之滨。桂花仙子安葬了象郎,手提桂花篮,飞上月宫,采满了桂花,向象郎的墓地撤去,只见满天的桂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桂林的山山水水中。从此依山带水的桂林,桂树成林,万里飘香,人们用馨香的桂花和纯质的漓江水,酿出的三花酒,跟桂林的奇山秀水一样,久享盛名。桂林三花酒颇有历史,古时,它叫“瑞露”,宋代来桂林做官的范成大饮后称赞“乃尽酒之妙”,可见对它评价很高。酒的酿制要蒸熬三次,曾称三熬酒。因酒质量好装入瓶中,用手摇动,酒面上会泛起三层泡花;如果把酒筛进酒杯,酒面上也会堆起细小的泡花。因此人们称它为三熬堆花酒,简称三花酒。自古以来桂林酒坊将酒藏于岩洞。象山岩洞酒窖为大小二洞。面积近3000m。小洞位于云峰寺后山腰,洞上刻有“云峰岩”。大洞位于登山石阶旁。东达桃花江南通水月洞。洞中冬暖夏凉,常年保持在20℃,由于临江,洞内还保持了一定的湿度。三花酒经洞内贮藏,老熟后,醇净绵甜,乃酒中珍品。象山酒窖贮藏了从五十年代以来不同年代的特酿桂林三花酒逾千吨。古代没有酒度计,酿酒师们便总结出了“观花论酒”的经验。当酒度在55°至60°时,由于液体表面张力,酒面晃动便泛起数层酒花,经久不散。酿酒师们说“起花了,三花!”就接酒。三花酒便由此而来。酒花有粗花、细花、中花和堆花、不满花、跑马花之分。又以细花和堆花质量最好,它具有“酒质晶莹,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冽,回味怡畅”的特点。桂林三花酒为什么别具风味?要从它的“血、肉骨”谈起。水是“酒中之血”,美酒佳酿首先必须佳泉。漓江特别是象鼻山下有江底深潭涌出的地下泉水,质地纯甘、无杂物怪味,含微量矿物质,为三花酒提供了优良的“酒中之血”;其次漓江流域的良种大米,粒大饱满,含淀粉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二,是理想的“酒中之肉”;再者市郊特产的曲香酒药草制成的酒曲,香气浓郁,是三花酒特有的“酒中之骨”。有了这些上好原料,再加上精工酿制,自然保证了三花酒的质量。三花酒酿成后,一般要装入陶瓷缸内,存放在石山岩洞中,过一两年,让它变成陈酿,使酒质更加醇和、芳香,然后才分装出厂。香型香型属米香型:就是以大米为原料,采用半固态发酵的独特工艺。风格;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净,回味怡畅,米香突出。青花梅瓶是一种文化。专家们称之为东亚大陆上的一种古代“蓝色文明”。“携酒访友”梅瓶出土于明代靖江王墓。该瓶出土时有用桂林三花酒浸泡的“长生大补酒”。“携酒访友”描绘的是一位达官贵人到深山寻访知音,两个童子挑的是琴和梅瓶。梅瓶中是桂林最醇美的三花酒。其寓意“久(酒)(久)平安”。这个梅瓶是国家一级文物。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发展桂林旅游,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充许少量仿制,以飨国内外高雅之士。青花梅瓶桂林三花酒,采用优级大米、汲取漓江名泉以传统酿造工艺精制,经桂林象鼻山天然酒窖陈年洞藏而成。汲桂林山水之灵气,纳天地之精华,具有“酒质晶莹,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洌,回味怡畅”的独特风格,是桂林三花酒的酒中极品!桂林三花酒的度数以前一般为五十六至五十八度。现在一般为三十八度和五十三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