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做月饼

古代月饼的做法和现代大同小异,只不过用料不尽相同,而且有着很长的演变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是为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于是出现了以芝麻、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到了唐代民间开始出现专门从事胡饼制作的饼师和卖胡饼的店铺。据说一年中秋,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太宗嫌“胡饼”不雅,贵妃举头望月,“月饼”二字脱口而出。从此“月饼”取代“胡饼”的名称在民间流传开来。

原来古人制作月饼离不开一种叫月饼模的模具;古时的月饼造型,只要看看这些“饼模”就可以知道了。

月饼模一般是用沙梨木、枣木、杏木等材质坚实、纹理细密的木头,既方便工匠雕刻细腻的花纹,又不易变形。经过细致打磨之后,表面更是光滑,容易脱模,制作月饼的时候,省时又省力。

制作月饼的时候,人们就把配好的馅料食材放在模具里面,压紧,但是再脱模,月饼就成形出来了。因此月饼的美观程度,形式和风格都取决于月饼模的艺术性。

扩展资料:

月饼(中国传统小吃)

月饼(拼音:yuèbǐng)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

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

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又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月饼寓意团圆,也应该是明朝开始的。如果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月饼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