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我下课后立马去打游戏,一直打到饿的快要玩不动游戏了才会起身去吃饭。饭后我觉得我该开始写作业了,于是我打开文档,潜意识地敲上了自己的名字。突然觉得那里有点儿不太对劲。哦对我还没查看我的各种社交平台。于是我会把脸书,微博,insta,人人,微信,snapchat,Twitter从头到尾刷一遍。刷到我很满足了之后,正式开始写作业。不过我觉得好困,先睡一觉吧。醒来后发现已经第二天了。现在我可以每天准时起床,晨跑,吃饭,集中精力上课写作业,做课外活动,社交,按时冥想,上床睡觉,井井有条。这种巨大的改变并不是因为受了某一次刺激,我就改变了。而是成年累月的受刺激,改变,反弹,再受刺激,再改变,再反弹...直到受了N次刺激之后我猛然意识到治疗拖延症需要的是循序渐进,而非是受一次猛烈的刺激。
拖延症与对某种东西上瘾本质上毫无差异,只不过拖延症是对“耗着”上瘾。拖延症就是快刀斩不断的“乱麻”,必须得慢慢梳理,切不可急功近利。越是急于求成,拖延症反弹的越厉害。治疗拖延症讲求的就是一个循序渐进。只要你愿意从小的地方开始改变自己,那你一定会成功克服拖延症。最可怕的就是不愿意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再有就是做两天就不坚持了。前几天我去亲戚家串门,看到我十岁的小侄女写字桌上放着一张暑假时间表。从周一到周日,从上午八点到晚上九点,她清清楚楚地写着该干什么。举例来说某一天的上午八点至十点,她写着阅读课外读物。十点至十点半休息之后,十点半到十二点的任务,是做完第一单元的数学习题。当然她很注重劳逸结合,每天晚上都有看电视的时间,周天还有一整天的休息。我看着这张表,心里满满的都是怀念。因为我小时候的每个假期,放假之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列这样的一张表。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工作之前的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