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博大精深、长篇累牍。
博大精深
bódàjīngshēn
【解释】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用于人。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博;不能读作“fù”。
【辨形】博;不能写作“搏”。
【近义词】博学多才、经天纬地
【反义词】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例句】《红楼梦》真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伟大著作。
2.形容古书的成语关于古书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八索九丘】:古书名。
【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掉文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显示自己的学识渊博。
【古香古色】:古香:古书画散发出来的气味。古雅的色调、意趣。形容器物、书画和建筑等。
【故纸堆】:指大量的古旧书籍、资料。含贬义。比喻人埋首研读古书,不知人情世故。
【麇骇雉伏】:形容惊怕躲藏。麇,古书上指獐子。
【枯竹空言】:竹:竹简。干枯的竹简和空洞的言论。指毫无实用价值的古书和空泛的议论。
【三四调狙】:狙:古书里指一种猴子。指诈术欺人实质不变。
【三写成乌】: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同“三写易字”。
【三写易字】: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牙签锦轴】: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形容书籍之精美。同“牙签玉轴”。
【牙签犀轴】: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形容书籍之精美。同“牙签玉轴”。
【牙签玉轴】:卷型古书的标签和卷轴。借指书籍。牙,象牙;玉,美玉。形容书籍之精美。
【钻研故纸】:故纸:指文籍,古书。讽刺脱离实际,一味读古书的人。
3.【什么是古籍成语如果要了解什么是古籍成语,必须先要了解什么是古籍,关于古籍的概念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一、一般认为,凡是线装都是古籍;其次凡是用文言文写作的书都是古籍;第三,凡是古代人写的书都是古籍;第四,以成书年代为标准来确定古籍.古籍成语就是出自古籍,例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4.形容书的四字成语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秉笔直书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大书特书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丹书铁契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
丹书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
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三余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5.关于书.的四字成语.学书学剑:学文练武。
无巧不成书: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书香人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香门户: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诗书发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史不绝书: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殷浩书空: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拥书南面: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同“拥书百城”。
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鱼笺雁书:泛指书信。
鱼书雁帛:泛指书信。
鱼书雁帖:泛指书信。
鱼书雁信:泛指书信。
悬石程书:形容勤于政事。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乡书难寄: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通书达礼:指通诗书,懂礼仪。
摊书傲百城: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摊书拥百城: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同“摊书傲百城”。
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书香铜臭: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
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弃书捐剑: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磬笔难书: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
骑牛读汉书:形容刻苦攻读。
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曝书见竹:指睹物思人。
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6.什么是古籍的成语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
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7.书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书字开头的四字成语:书声琅琅、书香世家、书香门第、书画卯酉、书生之见、书记翩翩、书富五车、书功竹帛、书通二酉、书剑飘零、书缺简脱、书声朗朗、书缺有间、书空咄咄、书香铜臭、书囊无底、书符咒水书(汉字)书,(Book,shū)从聿从曰,上古结细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许愼·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卽谓之字。著於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1.成本的著作:~籍。
~刊。~稿。
~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
~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信:~信。~札。
~简。~函;3.文件:证~。
说明~。聘~;4.写字或写的字:~法。
~写。~桌。
~案。~画;5.写文章:大~特~。
罄竹难~;7.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9.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中文名书外文名book拼音shū注音ㄕㄨ部首横折总笔画4五笔NNHY仓颉IDS简体字笔顺横折、横折钩、竖、点。繁体字笔顺横折横横竖竖横折横横繁体字书词语解释书动词例:书,箸也。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书的行草”沈艳松例:五曰六书。——《周礼·保氏》例:作书。
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后世以墨写于纸。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例:易之以书契。——《易·系辞》例: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尚书序》疏例: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史记·陈涉世家》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例:众言同,于是乎书。
——方苞《狱中杂记》又如:书候(写信问候);书孽(记载罪恶);书记手(担任抄写文书等的书吏);书画卯酉(上下班);书文(撰文并书写);书抄(指手抄本);书具(书写工具,文具);书券(书写契约);书砚(砚台);书狱(书写狱词);书命(书写诏书、命令);书格(一种文具,书写时用以支臂,使腕压着纸,以防墨污);书帖(书写简贴)。例:今大将军问事,但令我书可邪?——《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书可,画可也。”简体写法例:书,凡载籍谓之书。
——《正字通》例:申子、韩子皆著书。——《史记·韩非列传》例: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论语·先进》例: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
——《史记·礼书》索隐例:饱读节寰公(袁可立)所藏经史,而尤好金箱玉版之书。――明陈继儒《袁伯应诗集序》例: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之书而告之曰。——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例: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书名词又如:史书(历史书);图书(图和书。泛指书籍);书客(卖书籍、文具的商贩);书香之族(世代读书的家庭);书香中国书法一脉(知书达理的家风);书包翻身(指穷读书人发迹);书谜儿(将书中的话作成的谜语);书帕(礼金。
明代官场习惯用书籍、手帕作礼物,称书帕);书剑(书和剑。古代文人随身携带之物。
后亦指文人生涯);书笈(小书箱);书仪(托名买书而馈赠的礼金);书腐(蛀书虫。喻指迂腐的文人);书心儿(一部书中最精彩的章节);书劫(书籍的劫难);书会(宋元时戏曲作者、说话人共同组织的社团);书呆(只知啃书本的人);书城(书籍环列如城,言其多);书脑(书籍装订时打眼穿线的部分);书阁(收藏书籍的地方);书录(图书目录);书囊(盛书籍的袋子)。
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例: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唐·杜甫《石壕吏》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资治通鉴》例:差徭驿递最繁苛,公(袁可立)贻书郡守。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又如:书介(传达书信的使人);书尾(书信、信函的末尾);书呈(亦作“书程”。给上司或长辈写的信,信函);书字(书);书办(管办文书的官吏);书启师爷(管文书的幕友);书役(管理文书的小吏);书尺(尺牍,书信);书素(书信);书筒(古代盛书信的筒。
亦指书信);书题(指书信);书缄(书信)例: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乐府诗集·木兰诗》例:桓公病益增,管仲忧之。悬书于门:“如有能言公所见之鬼者,当赠以封邑三分之一。”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例:公(袁可立)司理吴中,执简柱下,上书忤当路,削籍二十六载。——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例:先生有所陈奏,则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而已。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又如:证书;保证书;说明书;书可(批阅公文,书字认可);书禀(文书);书文(文书);书府(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书佐(主办文书的佐吏);书办(管办文书的属吏)网络书法:“书”例:悦亲戚之情话,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