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顺文的人物评价

他觉得散文是人性化的曙光与暮色的呈现。大家都知道黄昏来临的时候暮色来临,清晨来临的时候曙光来临,无论你是写多么明亮的东西,多么黑暗的东西,它都不足以打动人,只有介于曙光与暮色之间的东西,它才会感染人。现在是一个全民散文的时代,但是我们看到的好散文却并不多。很多散文都没有拿捏到这些微小的非常感人的细节。真正的散文是通过细节的人性化打动人、感染人的。全民阅读化的时代需要我们思考这一问题:我们的文化再繁荣,文化当中的精品和良品却没有跟上脚步。中国古代散文中,有很多人性化的描写。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块群英争艳、百花竞姿的芳香园地。这一时期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互展风采,各有千秋:历史散文叙事顺达流畅,简明洗练;诸子散文说理生动缜密,鞭辟入里。历史散文以《左传》、《国语》、《战国策》显其高标,诸子散文则由《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示其壮观。到了汉朝以后,大家比较了解的就是《史记》了。《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然宗之。《史记》在人物刻画和人性化描写上,有了一个重大的突破。再就是魏晋南北朝的散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明清的散文,都有很多人性化的描写和表达。比如说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苏东坡《亡妻王氏墓志铭》,归有光《先妣事略》等。特别是归有光的《先妣事略》,作者列叙母亲的琐事,显出她的完美的人格,从而抒写作者的个人情怀。解放前这篇文章常常被选入国文课本,给中学生当范文读。西方散文比我们更加注重人性化。他们的文字、语言体系与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但是就人性化的挖掘来说西方散文,显然比我们走得更加远一些。我比较推崇的人性化写作的散文,有这样一些作家和作品:(美)华盛顿·欧文《大草原猎野牛》、(法)巴尔扎克《笔友》、(俄苏)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耶稣身旁过圣诞节的小男孩》、(西班牙)希梅内斯《小银和我》、(智利)米斯特拉尔《母亲的回忆》、(美)利奥·罗斯滕《父亲》、(德国)彼得·魏斯《告别》、(法)皮埃尔·波德莱尔《老街头艺人》、(法)阿尔丰斯·都德《港卡水手》、(俄苏)巴乌斯托夫斯基《穿旧军大衣的老头》、(英)约翰·高尔斯华绥《质量》等。写作时时要做一个有心人,这个有心人不是从某一个点做起的,它要求我们具有广博的生活知识储备。比如马路上的树、湖里的水鸟、夏天的蝉……这个启发我们平时要认真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需要作者时时捕捉,并发现提炼闪光的东西。散文在以后的发展当中,可写的层面会更宽泛,写作领域百花齐放。再就是关于人性化的写作可能更加深化。我想以后会有更多作家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并以各种方式呈现出来。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虚构,散文也是这样。但这种虚构是艺术的虚构,是生活真实意义上的虚构。也就是说散文的虚构应是作者真实生活情感的巧妙迸发。以我个人的写作体会,散文的虚构与真实三七开。虚构可让散文长上翅膀。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