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有以下几点:
1、民不思汉,根基已失
刘备以一介布衣之所以能够三分而取蜀,并不是倚其武功谋略,而凭其一呼百应的汉室正统和德仁天下的贤君感召,方使天下英雄趋之若鹜,四海百姓奉若神明,甚至有人为使刘豫州一餐之饱而杀妻取肉。
然则刘备一死,蜀国感召天下归心的精神王牌已失,再加之刘备的精神和形象没有很好的衣钵传人,随着岁月的更迭民心对故国的思念渐微,蜀国已再无吸引天下豪杰为之赴汤蹈火的魅力和光环,天下民心的向背已不再利于西蜀。
虽有诸葛亮的智绝弥补,姜伯约的勤勉相济,但也只能苟延残喘而不能持久长存。
2、集权独断,毁邦误国
诸葛亮主政之后,以一己智绝而独撑西蜀全国,莫说天下贤士英杰请缨无门、投蜀无路,即使蜀中群臣也鲜有崭露头角、施展才华的机会。
不要说五路大军围攻西蜀这样的军国大事,孔明闭门独议而不与群臣相商,就是“罚二十以上”的鸡毛蒜皮之事也亲力亲为,不委他人。
诸葛亮的专权和独断,严重挫伤了蜀汉群臣的积极性,更令天下愿为蜀汉尽忠的人才望而却步,使蜀国错失了三国初建民心不稳的最后人才流动期。
等到各国稳定之后,再想招纳天下英才已是晚矣!孔明一死,蜀国立刻陷入了人才缺乏,后续无人、政体混乱的尴尬境遇。
3、主上昏庸,朝纲不振
就演义而言刘禅沉溺享乐,重用奸佞,数度于己方势气正盛、几可一役而成大事之际,强召军队班师回朝,将千载难逢觅得的歼灭司马、活擒邓艾的良机错失,不仅使问鼎中原的宿愿彻底破灭,也为蜀国日后的灭亡植下了祸根。
作为一国之君,懦弱无能的刘禅在邓艾军兵进成都之时,竟然在尚未满盘皆输、足能固守成都的情况下,不念先帝创业的艰辛,选择了草率投降。就以上罪状而论,刘禅的确是蜀国亡败的头号罪人。
蜀汉简史: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
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司马家族掌控的曹魏所灭。
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