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南京地铁二号线事故的事故原因

在第四节车厢下面,一段长达20多米的地基,也就是道床,明显拱起,将铁轨高高抬起,导致两节车厢发生大幅度落差,发生故障而停车。其他车厢下方,正常地基与轨道两侧通道一样高,但出事的地基明显高出两侧通道,其中,拱起最高处近20厘米,刚好位于第四节车厢下方,靠近连接处。其中南侧拱起的幅度稍微超过北侧。拱起的路基上,出现几处裂缝,最宽的有近1厘米。铁轨下方的混凝土和通道本应是一体的,但此时出现了裂缝,宽1厘米左右。在路基和两侧隧道壁衔接处,正常情况下也是严密结合在一起的,但由于路基拱起,衔接处出现了巨大裂缝,可以伸进手臂。发现下面不到20厘米处全是水。抬头望去一条裂缝从隧道顶部向两旁一直延伸到路基,不停地渗水。靠近南侧尤为严重,隧道壁内的灰色建材都被冲了出来。在第四节车厢靠近东部,铁轨下有一个“泉眼”,水从混凝土地缝里哗哗淌出,汇聚成小溪,往东流去。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导致如此意外,南京市地铁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志宁昨天查看了现场后表示,主要是地下水渗进惹的祸。地铁方面表示,经现场查看,轨道异常处出现在下马坊站往新街口方向约200米处。该区间为矿山法施工,隧道深埋40余米,地质结构为岩层富含裂隙。最近南京地区多雨,特别是21日晚间的暴雨,导致地下水位递增,引起混凝土道床上浮约10厘米,涉及范围20余米。初步分析观察,隧道初支二衬承力结构无损坏,现正在积极研究抢修方案,相关人员、设备及材料已组织到场。陈志宁解释:“道床本身和二衬是没有相连的,轨道是混凝土结构来支撑的,水压下混凝土结构拱起,道床上浮。”地铁方面表示,当初二号线在建设过程中,地质就相当复杂,中山门以东是紫金山岗地,按道理全是风化岩层,施工也全采用的爆破施工,但土质分布不均匀,它的地形特点就是孔隙大,压缩变形大,特别灵敏。很容易引起周边环境变化,地下水极为丰富,这对施工是很不利的,没想到运营又出现渗水道床上浮事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