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魏征,当然这里主要说是管仲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曾经在齐桓公还没有即位之时射伤了他,但齐桓公最后还是邀请管仲来辅佐他成就了霸业,对他们来说能成大者都有博大的胸怀,知人善用,对待有才之人能够不计前嫌。而管仲作为臣子,即使去辅佐之前的敌人,在其位谋其事,也尽心尽力,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管仲年幼时丧父,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家里比较贫苦,但他人穷志不穷,刻苦读书,自学成才。他群览博书对政治、军事、律法极为深知,有着自己对政治独辟蹊径的见解以及极高的军事素质。这些都成为他以后帮助齐桓公上位的无形武器。
管仲有个好朋友鲍叔牙,两人关系很好,鲍叔牙知道管仲家境不好,两人一起做生意时管仲经常占小便宜,鲍叔牙很大方也从不计较,他了解管仲的为人,知道管仲是迫于养家糊口。管仲经常和鲍叔牙一起讨论时政,讨论军事,两个人都希望能在政坛上施展抱负,之后,管仲跟的是齐公子纠,而鲍叔牙追随齐公子小白。
高系素想要让齐公子小白在齐国做君主,但是不同意见的鲁庄公想要公子纠来当君主,就派遣管仲在半路杀害小白。管仲在路上向小白射箭,腿被射中的小白为了保命装死,并且首先到齐国成为了君主。但是管仲以为他杀死了公子小白,传话给鲁庄公,鲁庄公下令保护公子纠的队伍放慢进程,而率先回到齐国的小白下令拦截纠的部队,大获全胜。
齐桓公记恨管仲射伤他的那一箭,要下令把他杀了,鲍叔牙急忙让齐桓公手下留情,并告诉齐桓公如果只是简单的想要统治好齐国,那就不用需要管仲了,但是要想统治各诸侯国就必须得到管仲的帮助。于是齐桓公让管仲当相国。这里还有个小插曲,齐桓公本意是想让一直追随他的鲍叔牙当相国,但是鲍叔牙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如管仲,力推让管仲当。对于管仲能够“起死回生”,并且做相国,龅牙叔可谓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后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开始了他的版图扩张。
首先毫不费力地攻打了谭国;之后管仲建议齐桓公与其他诸侯国联盟,并攻打了没有参加的遂国,除了郑国之外的诸侯国都服从了提高威望的齐国。齐桓公听取观众的建议,经常在其他国家有难的时候帮助他们,比如山戎侵犯邢国和燕国时,齐桓公就派兵马去支援两国,两国最后很感激齐国的帮助,心甘情愿俯首称臣,把霸业转变的合理合法、合乎人情。
管仲很有谋略,在攻打楚国的时候,齐桓公认为楚国不好攻打,是个硬骨头,于是向管仲询问策略。管仲告诉齐桓公只要派人买楚国的马就可以,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建议,派人以高价去买楚国人手中的鹿。楚王觉得齐桓公很愚蠢,用这么高得价格去买没用的东西,便很愉快的让百姓都去捉鹿卖给齐国,于是全国上上下下都在捉鹿。
这时管仲派人悄悄的去楚国大量回收粮食,告诉齐桓公现在是攻打楚国的时机了,齐桓公不理解为什么,管仲讲解原因,原来现在楚国上上下下都在忙着捉鹿,没有时间去打理田地,对庄稼漠不关心,肯定在之后收成不好,况且囤积的粮食又被齐国收走了,楚国基本是没有粮食会断粮的。果然如管仲所说,楚国最后疯狂高价收购粮食,但是齐国不麦,导致那年楚国一般人口成为了难民,都去了齐国避难,楚国自此一蹶不振,过了几年就向齐国投降了。管仲不仅帮助齐桓公扩大版图成就霸业,而且在齐国内部开始大张阔斧的改革,使得齐国国泰民安,繁荣强盛,管仲很重视经济的发展,他认为大家都有能力吃饱了才可以安心做别的事,也主张尊王攘夷,各诸侯国相互帮助。
小编觉得管仲最大的优点就是自强不息,他没有因为童年的不幸就此颓废,反而博览缺书在政界上一展宏图,曾经三次求职失败,也没有打击他的信心,迎难而上。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中能够成就霸业的君主背后都有一个智囊团,这需要君主能够信任忠臣,善于采纳良言,而忠臣也同样要在其位谋其事,二者互相配合好,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