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中关羽斩杀了十六人有哪些会是真实的历史呢

关羽的神勇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有人做过统计,小说中关羽一共同二十七位有名有姓的将领交手,其中有十六人死在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之下。在被关羽杀掉的十六人中,既有蔡阳、孟坦、管亥、荀正、韩福、孔秀、卞喜、王植、秦琪、杨龄、夏侯存、成何、程远志这样的一般将领,也有如华雄、颜良、文丑这样的名将。这样的战绩在《三国演义》中可谓首屈一指。尤其是关羽温酒斩华雄和飞马杀颜良的细节描写,更是精彩。在此我们不妨先来重温一下。

首先是温酒斩华雄。当时关东联军与董卓手下的大将华雄交锋。先锋孙坚大败而归。之后华雄用长竿挑着孙坚的赤帻,引兵来到联军寨前大骂挑战。袁绍先后派出俞涉、潘凤与华雄交手,很快就被华雄给杀了。正当袁绍等人束手无策之时,关羽出现了。关羽自愿出战华雄。但当袁绍等人得知关羽仅仅是一个小小县令手下的一名马弓手时,袁术不屑一顾,命令手下将关羽打出大帐。幸亏曹操及时制止。之后一个精彩的场面出现了:

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再来看看另外的一个情节:斩颜良。这个情节出现在官渡之战时期。当时袁绍手下的头号大将颜良对曹军对阵。颜良连杀曹军宋宪、魏续两将,又打败徐晃,使得曹军士气受挫。这时关羽又及时出现了:

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未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张辽曰:军中无戏言,云长不可忽也。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这两个情节可谓脍炙人口,均被誉为是《三国演义》中艺术成就较高的篇章。不但引来无数评论家们的高度评价,而且通过各种表演形式被搬上了舞台、荧屏、荧幕,成为广大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片段。

还原历史------三国不是演义

关羽的这张成绩单在《三国演义》中可谓风光无限,但是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张成绩单的水分却实在是太多了,这十六个人中,有十五个与关羽毫无关系。

首先来说说华雄。历史上关于华雄的记载很少,而且他的姓名和职位都存在一定的争议。现在为人所知的华雄一名见于《三国志孙破虏传》,他的职务是董卓手下的都督。而在近人卢弼所撰《三国志集解》中,引用了清人潘眉的一段注释,认为华雄真名应为叶雄,职务也不是都督,而是都尉。潘眉指出:《广韵》二九叶引《吴志.孙坚传》有(董卓)都尉叶雄。知宋本如此今本误。不过这个说法也只是一家之言,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具权威性的结论。因此到底是都督华雄还是都尉叶雄还是一个迷。

历史上华雄的经历和《三国演义》中有一点是相同的。他的确是董卓手下的一员大将,参与了与关东联军之间的战斗,最后死在联军将领的手中。不过其过程却与小说有着很大的不同。《三国志孙破虏传》中是这样介绍的:

关东联军对董卓发生直接冲突之后,身为董卓军中都督的华雄被董卓调往两军阵前。对华雄对阵的是长沙太守孙坚。华雄最后是死在孙坚的手下,死亡的地点是在阳人地区。而此时的关羽连是否参加过讨董之战都尚待查实,杀华雄的事情自然与他没有任何的牵连。

小说中被关羽杀死的另外一位名将是袁绍军中的大将文丑。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的确存在。《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颜良被杀之后,袁绍的军队在延津一带与曹军再次爆发激战。袁绍军队领军的将领就是文丑。当时曹操设下了诱敌之计,故意将马匹、辎重丢弃在道路的两旁,诱使袁军抢夺而造成阵势混乱。曹操乘乱出击,打破袁军,并斩杀文丑。这一仗完全是曹操的功劳,和关羽也没有丝毫的瓜葛。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孟坦、韩福、孔秀、卞喜、王植、秦琪、程远志、成何、夏侯存、荀正这十人,翻阅相关历史文献,均查无此人,可以断定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杜撰出来的人物。因此在关羽的成绩单中也应该删除掉。

小说中被关羽所杀的管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据《三国志》及《后汉书》等史料记载,管亥是汉末黄巾军的将领,曾与孔融、太史慈等人在北海交锋过,但之后便再无踪迹。与关羽自然也没有关系。

减掉了以上这十五位,小说中的那份名单上就只剩下了颜良一人。这个人倒真是被关羽所杀的。不过关羽杀死颜良的历史记载又爆出了另外一个秘密。先来看看《三国志关羽传》的记载:

(袁)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看来关羽斩杀颜良的故事是真的了。不过史学家陈寿在此用的是个刺字,也就说明了关羽使用的兵器并非像大刀那样的劈砍式武器,而更像是如戟、矛之类的直刺式的兵器。另外在三国时代还没有出现象青龙偃月刀一样的长柄大刀。这种偃月刀出现在唐、宋时期,主要是用来操练,以示威武雄壮,并非实战使用。因此基本可以断定,无论是吕布的方天画戟还是关羽那口著名的青龙偃月刀都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

这里要附带说明一下,为什么关羽的兵器会变成青龙偃月刀呢?唐人郎君胄《壮缪侯庙别友人》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将军秉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宋人黄茂才《武安王赞》曰:气盖世,勇而强。万众中刺颜良。宋无名氏《武成王庙从祀赞》曰:剑气凌云,实曰虎臣。勇加一国敌号万人。到了元代关羽用刀的说法开始在不同的作品中出现。元人郝经《重建庙记》曰:跃马斩将万众中,侯印赐金还自封。横刀拜书去曹公,千古凛凛国士风。之后在元杂剧中,关羽也是用刀。在公认的《三国演义》成书最重要的参考著作------《三国志平话》中,关羽也是用刀参加三英战吕布的:

第三日吕布又搦战,众诸侯出寨,与品布对阵。张飞出马持枪。张飞与吕布交战二十合,不分胜败。关公忿怒纵马轮刀,二将战吕布。先主不忍使双股剑,三骑战吕布,大败走,西北上虎牢关。

从这些资料分析,关羽使用的兵器从矛(戟)至剑,最后在刀上正式定型了。目前还不清楚青龙偃月刀之说是不是《三国演义》首创,但通过《三国演义》,青龙偃月刀和关羽已经是合二为一,密不可分了。也就是说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很可能是宋元时期的民间艺人和文人墨客们的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武器。

这样一考证的结果就比较有趣了,不但小说中关羽的成绩单中所列的十六个死于青龙偃月刀下的将领仅有一人属实之外,连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都变成假的了。这就随之而来了另外两个问题:为什么罗贯中让安排了这十五个冤魂死在关羽手下呢?为什么罗贯中一定要让关羽用上青龙偃月刀而不是别的兵器呢?

经典回味------三国可以写得更好看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作者如此安排是为了突出关羽神勇的英雄形象。历史上的关羽虽然没有小说中描述的如此具体的神勇事例,但是在历史上也是一位著名的勇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评论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曹操手下的著名谋士刘晔也称关羽勇冠三军;东吴名将周瑜亦赞关羽为熊虎之将。这些例子都说明在汉末三国时期,关羽已经成为了勇将的代名词。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