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物:于禁,字文对,泰山巨平人。他虽然有勇有谋,但对曹操却不是始终忠心耿耿。当于禁领军数百人,来投靠曹操时,曹操见他“弓马熟娴,武艺出众”,于是就命他为点军司马。不久之后又提升他为平虏校尉。应该说于禁是一位很有头脑的将军。在关键时刻他能准确地判断,从而取胜。曹操宛城醉戏张济之妻时,被张绣领兵追杀,幸而得到典韦拼死相救,方才得以逃脱。与此同时夏侯惇领着青州兵,乘势下乡,劫掠百姓民家。于禁看到这种情景,认为这样的行为不利于曹军声誉,就率本部军兵马剿杀青州兵,安抚乡民。而夏侯惇的青州兵逃回后,反而诬蔑于禁是要造反。正当此时于禁见曹操和其他将领也都到齐,而后面张绣的追兵也紧跟其后,在这种情况之下,于禁没有按照惯例先迎曹操进帐,而是领军稳住阵脚,作好战斗准备。于禁的部下劝他应该先迎接曹丞相,把杀青州兵的情况说清楚,而于禁则说:“分辨小事,退敌大事。”由此可见于禁在处事时是主次分明的。在于禁安营完毕,张绣带领西路军马杀到了,于禁身先士卒率兵英勇杀敌,大败了张绣。事后曹操得知事情的原委,对他大加赞赏:“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并且赐予了金器一付,封为益寿亭侯。但于禁身上这种优良素质,在以后的大战役中,没有继续得到体现,最终使他失去了忠节之名。
在于禁奉命统帅七军,救援被困樊城的曹仁时,他见庞德射中关羽,害怕庞德立了大功劳,灭了自己的威风,所以他下令鸣金收兵,使庞德失去了战胜关羽的机会。并且于禁不听部将忠告,屯兵山谷险隘处,被关羽借襄江之水,大破七军。在走投无路时,于禁投降了关羽,以求保全性命。对于他的临阵变节,曹操大失所望,其他将军们也甚为鄙视。曹操死后于禁受曹丕之命,看管江陵墓。他见陵墓的屋中白粉墙壁上,画有自己向关羽投降乞命的故事,于是,于禁“又羞又恼,气愤成疾,不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