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这期间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是重要问题。若抚养人能满足其任何需求,则能建立起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在这一时期孩子生理自我开始成熟,在孩子第一次说出“我”这个字的时候,他开始将自己与环境区分开来,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个时期的孩子有着很强的独立倾向。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儿童更加渴望主动帮助别人做事,比如妈妈在扫地,孩子帮妈妈拿了垃圾袋,孩子会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当然此时期的帮忙可能更多的是倒忙,这样会导致孩子产生内疚感。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二三时期的区分,即自主与主动的区别,自主是能够自己独立的想做,想做什么他们还不清楚,主动这个阶段他们才会有明显的一个区分,明确自己的目的。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而一个孩子此时期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其学业以及未来对待工作的态度。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探索未来,以及对于自我概念的获得和探索,而能否将社会的要求和自我的要求相统一是此时期发展的重点,若发展顺利会获得同一性,否则会出现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7)成年期(25~65岁):繁殖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繁殖不单单意味着就是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反之则人格贫乏和停滞,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对过去的满足感,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而这一时期能够发展顺利,则被称为有智慧的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