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看过《王者之心》

下面是故事介绍同上所说的!

还可以有帅哥也有美女,不过最后以悲剧收场,男主角死了!

电影介绍:

发行公司

20世纪福克斯

影评:搜的

必须强调此片的译名“王者之心”多少有些不伦不类,因为“崔斯坦和依索德”这个真实名称在西方已历经了上百年的历史,作为比《罗米欧与朱莉叶》还要早一些的歌剧,这个故事在西方广为流传,具有无可动摇的经典地位。于是译做“王者之心”这种自作聪明的做法显然没有一点对西方文化的介绍之意,虽然这仅仅是一部电影,但所带来的西方式的文化理念却是不可或缺的。

看到此片突然想到了诸如中国那些爱情传奇,结果发现了巨大的不同之处,此片中的爱情显然比东方式的来得更为强烈,受到的阻力也更为强大,有关政治,和平,恋母等所有社会问题都纠缠在这个悲剧性的爱情中,而对于中国的所有戏剧,其中的爱情大多只限于才子佳人的贫富意识以及那些对负心汉的控述。其实中国政权合姻的事情并不在少数,但却由于种种原因,这所有的女人幸福的倒掉都没有成为经典的戏剧著作,这恐怕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其实此片虽然改编自经典故事,但拍摄手法以及故事讲述的方法上绝对是中规中矩的,作为一部电影,此片只能列入中等水平,没有任何创新之处,但还是如前面所说的,由于此片中的爱情所承载了太多的阻力,所以表现出了那种非同一般的魅力。

崔斯坦的父亲由于反对爱尔兰的压迫而死于非命,年少的崔斯坦被马克用一只胳膊拯救了回来,毫无疑问,马克在崔斯坦的心目中即是父亲又是救命恩人,这种身份上的认同将直接导致后来悲剧的产生。

而与此同时隔海峡的那一头,依索德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母亲的心死了,依索德的心也死了,她将注定成为一个被政治所利用的女性,而在依索德幼小的心中,母亲的路是一条没有幸福的作为女性的悲哀之路,所以在她的心中,对于这种生活有一种潜在的反抗意识。

若干年后两个隔海的孩子都长大成人了,依索德终于要步母亲的后尘,要成为了父亲拉宠手下人的工具,那个强壮的丑陋凶恶的莫洛德成了她的未婚妇。于是反抗意识在这片刻间觉醒了,依索德准备逃离父亲的控制,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隔岸的崔斯坦却杀死了莫洛德,由于受伤,他被命运送到了爱尔兰。依索德救活了崔斯坦,并且两个人在海边的小屋内私订了终身。

故事发展到这个地方,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英雄与佳人走在了一起,丑陋与无耻被命运摒弃。但这正是所有爱情文学中必经的一个阶段,美好,爱情的美好。但这种爱情的美好永远是短暂的,于是由于爱尔兰与英格兰的敌对关系,两个人不得不分手,崔斯坦离开了爱尔兰,但他竟然没能知道依索德的真实姓名。

关于这一点必须强调一下,在许多情况下,西方文学中这种不知姓名的爱恋时有发生,许多文学作品都会涉及到这样的一个细节,而且这种细节将直接引导着故事向着悲剧性方向的发展。但在中国这种细节几乎没有,虽然没有告诉对方自己名字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迫不得已的背景下,但事实上,这是一种平等的爱恋关系所造成的,女人不必把自己的所有托负给男性,只留一份爱就足够了,而东方女性对爱情的感觉往往是全方位的托负。很明显这是一种观念问题,只能说西方的女性自古以来就比中国女性更具有独立精神。

但正是这个细小的情节造成了下面的悲剧。莫洛德虽然死了,但爱尔兰国王却把女儿做为一个新的酬金,让英格兰的城邦为这个酬金而产生矛盾。于是崔斯坦为了马克前往爱尔兰决斗以期赢得这个爱尔兰国王的女儿。英勇的崔斯坦赢得了比赛,但他万万没有想到,送给马克的礼物竟然是依索德,自己深爱的恋人被自己亲手送给马克这个准父亲做新娘。

这个转变成为剧情所有悲剧性的起始点,不但极具戏剧的冲突性也极具人物内在关系的一种张力。于是各种矛盾应运而生,崔斯坦与依索德的爱情是否能继续?崔斯坦与马克之间的父子之情能否长久?马克与依索德的婚姻能否幸福?马克这种胜利能否巩固他的英格兰联邦国王的地位以及爱尔兰国王的阴谋能否得逞?

这些矛盾的焦点自然集中在崔斯坦,依索德以及马克的身上,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西方最古老的命题之一,即俄狄蒲斯的弑父娶母情结,而人物的关系也恰恰与那个命题是暗中呼应的,所以这种不伦的禁恋便被以一种传奇手法提炼了出来。当然后来的大部分有关此种情结的命题故事中,真正的血缘关系都以某种方式会做些淡化的处理,在此片中,马克与崔斯坦是一种准父子关系,所以崔斯坦与依索德既不是真正的母子,也绝非名义上的母亲,只是一种内在感觉上的错觉而已。

在这种关系的处理上,西方文学中有许多经典的故事,其中有一部德国影片《尼伯龙根的指环》,铁匠与女王之间的爱情,以决斗赢得了不属于自己的新娘以及那种亦父亦友的关系等等。可以说虽然那是一部具有魔幻色彩的影片,但与此片之间有种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只能说是西方文化中一个不衰的故事情结,或说故事结构方式。顺便说一句《崔斯坦与依索德》歌剧最早的表演舞台便是在德国,而与《尼伯龙根的指环》一样,两个故事其实都流传了上千年的历史。

爱情的力量是强大的,崔斯坦与依索德终于无法忍受爱情的煎熬,从而做出了有悖“常伦”的事情,只不过娶母而没有弑父而已。在西方文化中,爱情的力量更是强大,它足以引动一场战争,于是便有了一怒为红颜的特洛伊之战,而本片中这种偷情的关系却直接引导了马克地位的危机,不可否认,这里面存在着爱尔兰国王的计谋与小人的野心,但崔斯坦与依索德的爱情无疑是这场叛乱的直接导火索。于是冲动的爱情也是纯粹的爱情变得再也不纯粹了,这是命运还是爱情本身的无奈?

马克是一个尊重爱情的人,于是他私下里放走了崔斯坦与依索德,但崔斯坦却回到了马克的身边,直到战死。在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细节问题,地道。

在影片中地道被赋与了两个职能,第一个是崔斯坦与依索德偷情的捷径,另一个则是马克抵抗爱尔兰军时的后路,先是被叛军破坏,然后是被崔斯坦所拯救,当然是用生命拯救的。在东方文学中,对于君主来说地道仅仅是一个逃生的手段,而在西方的观念中,地道则是一种背叛,无论是崔斯坦与依索德的爱情还是叛军,这种背叛的意味是极其明显的。但对于崔斯坦来说地道则是一种通向禁忌的幸福,虽然可能造成伊甸园中苹果般的后果,但那是幸福的,但由于它是一种禁忌,所以地道同样是回归的一种表现,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回归显然有着明显的取舍。在莎翁的作品中,地道的运用是极其频繁的,往往代表了一种邪恶的力量的获取,于是,当依索德通过地道去偷情时,罪恶本身便诞生了,虽然可以用爱情来粉饰,但罪恶还是罪恶。当崔斯坦通过地道去拯救马克的时候,那种罪恶便得到了解脱。所以地道在西方文化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人物事件的戏剧化,更是人物内心冲突的选择。

虽然我们忘不了崔斯坦与依索德的爱情悲剧,但不可否认,在西方文化中,这种悲剧本身的成立恰恰迎合了爱情与大义之间的关系,即爱情虽然被所谓的大义所利用,但爱情本身却永远不抵大义的,这恐怕与东方文化具有相通之处。

影片的结尾爱情因为死亡只能留在记忆中,而马克却击败了爱尔兰的暴政,崔斯坦的选择决定了这一切,于是,那个古老的命题弑父娶母终于还是无法得到认可,这就是俄狄蒲斯自我流放的原因,这就是崔斯坦用生命换取马克胜利的原因。所以西方古典命题下的爱情只能是值得唏嘘的,而得不到最终的美好。

前面说过了本片的制作水平中规中矩,这也倒迎合了此片的古典韵味,而这个故事本身也的确是西方经典下的命题,这一点比电影本身更耐人寻味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