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

一、以民间歌谣为素材,寓教于乐,盟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对各类儿歌充满着学习兴趣,儿歌的朗朗上口是孩子们所喜欢的,民间游戏中的儿歌、童谣是一把开启幼儿说话的“金钥匙”。我们利用民间游戏作为教育内容,寓儿歌于民间游戏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1、从兴趣出发,寓教于乐,在合作中初步开展民间游戏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在民间游戏开展过程中,首先我们选择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幼儿易学好玩的民间游戏歌谣,并利用一日活动各环节开展含儿童歌谣为趣味内容的民间游戏,不断增强幼儿参与民间游戏的兴趣。我们就利用民间游戏的随意性和多样性进行调整,请动作快的孩子自由组织起来玩些“金锁银锁”、“抓沙包”或手指游戏之类较安静的游戏,或请能力强的孩子带动能力弱的孩子进行游戏,这样在吟吟、念念中照顾到了每个孩子的能力,满足了孩子好动的特点,而且给他们更多自由的空间进行发展。

2、在民间游戏中培养孩子的交往合作能力

民间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逐渐形成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由于民间游戏的易学和趣味性给能力不同的孩子都能增强自信,如我班的一位小女孩,她平时既不与人交往,也不愿以任何方式来表现自己,就算是我们问她的话都是勉强回答,可是在经过几次“金锁银锁”、“击鼓传花”等游戏后,开始几次还不愿意,可我没有勉强她,经多次游戏的气氛让其感受了游戏的快乐,终于在一次“击鼓传花”游戏中出乎意料地,她唱起孩子们爱唱的《小燕子》,虽然她唱得并不完整,可她终于愿意表现自己了,于是特别表扬了她,看着她开心的笑容,我也感到很欣慰。而且从这以后我发现她的自信心明显增强,而且也更愿意主动和老师亲近、与小朋友交往了,性格明显活泼了许多。

二、开展民间游戏,培养合作精神,体验交往情趣

1、学会角色分配

由于幼儿个性有差异,有的孩子会表现出任性、霸道等行为。例如:在玩民间游戏时,有的孩子轮不到这个角色就会不高兴,也有的孩子不肯与别人交换角色。而帮助幼儿协商分配角色,是合作游戏的前提。我在组织幼儿玩民间游戏时,就请幼儿轮流担任角色,培养幼儿轮流扮演角色的意识;其次引导幼儿学习分配角色,互相商量:“这一次你来做小狗,我来做小鸡好吗?”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接受这样的分配。但也有个别任性的孩子明显不受大家的欢迎。例如:有些孩子总喜欢挑自认为本领大的那些角色,而不愿扮演一些弱小的角色。这类孩子会尝到小朋友都不理会她的滋味,老师只要适时说一句:“要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就应该和小朋友好好商量。”孩子为了玩游戏肯定会和小朋友愉快地玩起来。

2、遵守规则

规则在合作中具有关键的意义,它是大家共同合作的依据。只有共同遵守规则,才能齐心协力地完成一种活动。所以合作要受到规则的约束。

在平时的游戏中,发现有的孩子不理解规则,有的知道游戏规则确喜欢耍小聪明,不遵守规则。于是其他幼儿会接二连三地向老师告状,游戏也因此无奈地停下来。

我们利用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将游戏中的一些规则,讲解得生动形象,使孩子易于理解。例如:民间游戏《爆米花》的规则应该是:扮米粒的幼儿当听到最后一个字:“抓”时,才能往圈外跑。我说:“米花熟了,大家都要抓起来吃了,这时你才可以往外逃。”绝大多数孩子理解了这一规则,并能遵守规则,但也有的幼儿,不是不理解,而是故意不遵守规则,还没听到“抓”就逃出去了。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及时帮助他理解活动的共同目标——玩得愉快,使他体会到由于自己不遵守规则,大家玩得都不高兴。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逐步养成了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