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内容来说约可分下列二十种
1、人名对。如:“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2、地名对。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3、史事对。如:“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4、天文对。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
5、时令对。如:“捧月三更断,藏星七夕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6、地理对。如:“地卑荒野大,天远暮江迟”;“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
7、鸟兽虫鱼对。如:“虎当官路斗,猿上驿楼啼”;“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8、草木花果对。如:“圆荷浮小叶,细麦扬轻花”;“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9、宫室对。如:“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10、器物对。如:“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11、衣饰对。如:“草润衫襟重,沙乾屐齿轻”;“家无钗泽贫冯衍,身著裙襦老管宁”。
12、饮食对。如:“酿成十日酒,味敌五云浆”;“紫蟹迎霜盈径尺,白鱼脱网重兼斤”。
13、文事对。如:“李侯有佳句,乐令善清言”;“佛书恐非易论语,王迹其在诗春秋”。
14、人事对。如:“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诸郎宴罢银灯合,仙子游回璧月斜”。
15、人伦对。如:“贫废儿孙学,慈生仆妾顽”;“老大病夫容一剑,少年中国竟无人”。
16、形体对。如:“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17、数字对。如:“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素娥难遣九霄恨,赤子须怜五色裳”。
18、颜色对。如:“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含风鸭绿鳞鳞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19、方位对。如:“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一棹每随潮上下,数家相望埭东西”。
20、干支对。如:“不须愁犯卯,且乞醉过申”;“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二、就形式而言,又可分为以下十六种
1、实字对。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虚字对。如:“粉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3、连用字对。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4、联绵字对。如:“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5、叠字对(亦称连珠对)。如:“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处处落花春寂寂,时时中酒病厌厌”。
6、双声对。如:“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7、叠韵对。如:“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流水对(别称“走马对”,两句相对又连贯一意,似流水不断)。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晋宋既非公世界,广寒本是好河山。”
9、倒装对。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顺为:“莲动渔舟下,竹喧浣女归”);“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顺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10、错综对(又称“交股对”、“蹉对”、“犄角对”)。如:“舳舻争利涉,来往任风潮”(“舳舻”对“风潮”,“利涉”对“来往”);“裙拖六幅湘江水,鬓从巫山一段云”(“六幅”对“一段”,“湘江”对“巫山”)。
11、掉字对(句中连用相同的字,往往兼当句对)。如:“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鸟来鸟去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12、互文对(两句意思交互通用而又成对)。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因客扫,而今为君扫;蓬门不曾为客开,而今为君开)。
13、逆挽对(两句先后倒叙而又成对)。如:“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14、句中对(也称“当句对”、“四柱对”)。如:“四年三月半,新笋晚花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5、隔句对(又称“扇对”,上下联出句、对句一一相对)。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16、假对(亦称“借对”)。如:“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杨”谐音“羊”,借与鸡对);“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为八尺,两寻为常,借与“七十”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