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观。天道观即自然观。荀子反对西周以来的天命论。天命观是殷商以来形成的世界现,这种观点认为人与人类社会是受“天”即上帝主宰的,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观点,具有明显的神学性质。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命题,反对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天命论思想,把天直接解释为自然,与人即人类社会区别开来,否认天有意志,否认自然之天对人类社会的主宰。他说:“天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存在和运动的客观规律,它不以社会政治条件的好坏为转移,它也不主宰人类社会。他的天人相分的观点,明确地说明殷商以来传统的君权天授或君权神授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悦明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功能,既非上帝所为,也非人力所使,是其自身运动的结果,对此,他称之为‘天职”。
荀子看到自然与人类社会运动规律相分的一面,他也看到他们相合的一面。他认为自然界与人都是“气”这种物质构成的,“气”是宇宙万物的物质基础。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里说明,自然万物统一于物质性的气,人也是自然界的—部分,人与自然万物是相统一的。同时他又指出,社会精神现象和道德属性,不具有普遍性,仅是人的特有的属性,说明人与自然又是相分的。人与自然是相分与相合的统一。
荀子在天道现中,含有一种人能胜天的观点。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他认为崇天不如利用和控制天,颂天不如掌握自然规律,使之为人类谋福利。荀子认为人类只要认识了天即自然的规律,便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自然,利用自然,控制自然,使自然为人娄造福。如果…味歌颂和崇拜天,放弃主观的努力,那就失去了人的本性。荀子还说“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古。”他认为天人关系“天道”即自然规律必须遵循,违背规律会一事无成。同时认为认识自然客观律的目的,在于利用它向自然索取,因此主观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荀子这种唯物论自然观,重视人的能动性的因素,强调在遵循自然规律前提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对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反对神学都起了积极的影响。
解蔽说。解蔽说是荀子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论。荀子认为人欲控制和利用自然,必须客观地认识自然。他的解蔽说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就是—个“解蔽”的过程。
荀子认为人有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能力.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他在《正名》篇中指出,“知”是人的主观认识能力,这种认识能力必须与客观对象相结合,才具备获得知识的条件。他指出认识的第一步是“缘天官”“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天官”就是感觉器官的功能,就是感性认识。荀子强调感性认识是认识客观世界韵源泉,感觉是认识的基础,但他同时正确地指出,盛觉有时给人以错觉。他在《解蔽》中指出,夜间行路,把卧石视为伏虎,把直立的木桩看成人,是由于光线的变化干扰了正常视觉的结果。由此他认为感觉有时是不可*的,必须用理性认识去校正。他说:“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心即天君,对于感官起着支配作用,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但是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从中可见,荀子已认识到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一些辩证关系。荀子认为人在理性认识中最大的弊病是片面性即“蔽于—曲,而暗于大理。”一曲就是片面,大理就是全面的道理。他指出事物处于矛盾运动之中,在认识过程中夸大矛盾的某一侧面,都会产生“蔽”而得到错误的结论。对此他提出两种“解蔽”的方法:一是“虚壹而静”。虚,已有知识不影响接受新知,壹,心兼知两种知识,但它们小相妨碍,不影响接受新知;静,人的思维经常处于动态,但思考问题要处于静态。“虚壹而静”就是使思维活动处于清醒意境,故亦称“大清明”。二是“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认识要经受实际的检验,验证。荀子“形具神生”以及注重实际验证的观点曾有重要影响。
荀子在“解蔽”中还重视名实之辩。他的“正名”说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其中除含有适应政治需要的思想因素外,主要是应用逻辑思维,用以解除认识中的弊病。在名实关系上,荀子确认实是第一性,名是第二性,“制名以指实。”说明名称或概念是由实即客观存在派生的。在制名中他提出单名、兼名、共名的联系与区别,并论证共名与别名的辩证关系,就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表明荀子已认识到名实的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是符合辩证法的。荀子依据唯物论的名实论,纠正了“惑于用名以乱名”、“惑于用实以乱名”、“惑于用名以乱实”,深论了概念、判断与推理在逻辑思维中的意义。
性恶说。荀子不同意性善之说,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人生而好利,因此人性是恶,不是善。他指出性是先天赋予人的,伪则是后天人为的,性产生恶,而伪则导致善。性与伪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者的矛盾关键在于伪,“涂之人可以为禹。”“化性起伪”经过人的后天努力,恶的本性是可以转化为善的。荀子的性恶说既看到性伪之分,又看到性伪之合,强调经过伪的转化决定作用,这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他对先秦诸子百家都进行了认真的批判,进行鉴别取舍,完成了他的唯物论的哲学体系。荀子的思想在先秦时期,就受到其学生韩非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制天命而用之”观点,从王充,柳宗元、刘禹锡,到工夫之、傅山等思想家的继承和阐发,对中国人民在古代改造客观世界产生了积极作用。
荀子注重功利的思想,在宋代以后受到理学家的非难,将他的人定胜天与注重功利的思想视如“洪水猛兽”。二程抨击说荀子学说“极偏驳”,朱熹对他的学生说:“不须理会荀卿。”直至明末清初以来荀子的学说普遍受到注意,评论虽然有褒有贬,但趋于客观和实事求是。他的《天论》、《解蔽》,《正名》、《性恶》4篇都被认为是其精华所在。
荀子的思想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
下面我就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主张性恶论,人的本性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和“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自然属性,这些自然属性只有通过封建伦理道德来严格加以限制,才能变成性善的,才符合封建礼仪。因此荀况特别注重后天学习教育的作用,从而批判了孟子宣扬的“天赋道德论”。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我认为这不仅在当时到现今,人性善恶之说都见仁见智。虽然我们的之初都是人为“人之初,性本善”。性恶论在名声上自然没有性善论那么入耳。其实就如同性善论并不能使人自动行善一样,性恶论的含义也并非准许人随意作恶。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是指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所本来具有的生存本能。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荀子的做法只是没有回避它而已。从这一点来看,荀子直指人的本性,较之孟子的多方论辩更具有“因人情”的一面。打个最简单的比喻,人生来就是自私的,在大家都说孩子都是白纸的时候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他什么也不懂的时候饿了,冷了他会哭着要吃要穿,每个孩子都想成为注目的焦点(当然长大了更是如此)简言之我们对他们冷漠,去关注别人他们本质自私的心理也会有气,但是后天可以通过教育告诉他人应该学会分享,无私,教育他如何融入爱人爱己。冯友兰先生就说:“荀子最著明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这时已经初见朴素的唯物史观的端倪,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大部分思想家那个时候仍然还是相信天命,荀子却已快人一步。他说:如其把天看得非常伟大而仰慕它,怎么不把天当作一种物来畜养它,控制它?如其顺从天而颂扬它,怎么不掌握和控制天的变化规律来利用它?如其仰望天时坐等它的恩赐,怎不因时制宜,使天时为生产服务?荀况这种“人定胜天”的思想,把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最高峰,成为中国唯物主义思想史上的一颗灿烂明珠。另外他还说:观看人们的相貌,不如研究人们的思想;研究人们的思想,不如选择正确的思想方法。相貌不能决定人们的思想,而思想却受一定方法的支配。方法正确而且思想能遵循它,虽然相貌丑陋,只要思想方法对头,也不妨碍成为君子。虽然相貌好但思想方法不对头,也免不了成为小人。人们的祸福与人的相貌无关,而是由人们后天选择什么道路决定的。这就揭穿了唯心主义相术的骗人把戏。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天下既法制有兼用“礼”治。在教育方面我想特别提到《劝学篇》,本篇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如今看到原文都还是有那种激昂,熟悉的感觉,记得当初我在中学背这篇文章就被该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深深吸引。并且作为我个人认为他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后人借鉴,到今天都具有普遍意义。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我认为我们现代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是否最初就来自于他这样有见地的看法。的确学无止尽,人的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永远也不会晚。他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形象比喻,说明学习没有止境和后来居上的道理,劝导人们要进行广博地学习,要发扬“锲而不舍”、“用心一也”的精神,反对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和杂而不专,成为激励后人学习的名篇佳句。还有等等一些经典我就不一一列举。
先秦诸子百家各有特色孔子直解、孟子正道、老子讲道、庄子洗心、墨子清谈、孙子诡道、韩非御法、鬼谷子诡道。可能唯有荀子不那么为人们所称道,而我却认为他也有许多经典的观念应该被人们所学习的。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个人皆可立著出书,我还只是浅偿一二,希望有机会可以读读他们的原著,汲取他们对于世界观价值观一些仍具有许多进步意义的观点。我认为他们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