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兰州你们会联想到什么?污染?拥堵?干旱?沙尘?满街的骆驼?这些种种元素,在诺干年前,你也许有机会看到,但如今的兰州,也早已和这些历史挥手告别。而兰州也不仅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本书、一碗面、一条河这么简单,她所蕴含的内容,会让你重新洗刷自己的记忆!
现在你若有机会来到兰州,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的环境为什么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呢?的确,兰州在十几年前,污染的程度在全球都是出了名的。在上世纪末相关的权威机构还将兰州列为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之一,兰州一度成为在卫星中找不到的城市。但在兰州人近几年的不懈努力下,这一黑帽子已经被我们成功的甩掉。
2015年年末,兰州市更是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获得这一奖项,是对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的肯定,也是极大鞭策和鼓励。兰州作为全国唯一的非低碳试点城市应邀参会,与国内外嘉宾分享大气污染治理做法和低碳城市建设愿景,向世界发出绿色发展的“兰州声音”,得到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并荣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秘书处、中国低碳联盟、美国环保协会、中国低碳减排专委会联合颁发的“今日变革进步奖”。
“兰州蓝”已经成为兰州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如果现在还有人用污染之城来形容兰州的话,那我只能用愚昧和无知来看待这些朋友了。
这不是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也不是张掖的七彩丹霞地貌,这是距离兰州市区仅半小时车程的树屏丹霞地质公园。这里没有世界级的头衔,但这里的风貌却绝对对得起世人的双目。
西北干旱众所周知,但干旱并不代表着贫瘠,我们的山丘充斥着神秘的光辉,这些山坡仿佛披上了一道道彩虹,绚烂无比。这里是离城市最近的丹霞景观,在国内乃至全球都是罕见的,其地容地貌丰富多彩,自然性完好,除边缘地区外基本上没有人类活动,保持着原始壮态。
沿丹霞炫彩图卷自西向东展开,天斧沙宫、仁寿山等依次竞秀。仁寿山山上亭台楼阁,掩映绿树红花。仁寿山周围十里桃乡、万亩桃园,每逢桃花盛开之际,游人如织、观者如潮,又促成兰州一道新的风景线。
在缅甸乘坐热气球,俯瞰的是千塔之国,聆听的是寺庙佛音;在土耳其乘坐热气球,瞭望的是千丘之国,感受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在中国的丹霞乘坐热气球,则是一场心灵的震撼,仿佛置身于打翻的调色板之中。
置身于西北高原,我们依旧少不了翠柏青松,作为秦岭和祁连山脉的交汇之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的碰撞之处,兰州的森林也是围绕着这座城市依次生长。
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达二处,国家森林公园三处。这些自然保护区以及森岭公园环绕着兰州这座城市,也为这座城市注入了绿色的生机。所以兰州这座城市虽然身居内陆,但永远不缺绿色。
提及兰州的文化,人们首先脱口而出的就是兰州拉面和读者杂志,没错,这两张名片的确为兰州这座城市代言了很多年,但殊不知,兰州这座城市所容纳的文化不止如此。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传统鼓舞,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兰州、皋兰、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太平鼓作为兰州地区城乡人民喜爱的民间表演形式之一,每逢大的庆典活动,表演都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那铿锵有力的鼓点,显示了黄河之滨人民的英雄气魄,其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和艺术魄力。
而作为中国旅游的“代言人”,国家一级文物的东奔马,就现存于甘肃博物馆之中。铜奔马的历史价值以及艺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这样弥足珍贵的国宝也是来兰的游客绝不能错过的一个项目。
这副图名叫《驿使图》可能有很多朋友对其还是比较陌生的,但当我提到中国邮政,想必大家就有所耳闻了吧,没错,这就是中国邮政的标志。这副砖画出自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来到兰州的甘肃省博物馆,你就可以亲眼领略她的魅力。
在兰州你能挖掘到的历史可追溯到史前文明,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无数的文明交织在这里。每段历史都是金城的一段往事。
兰州特殊的历史与环境也造就了当地百姓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说到食,不能不提到面。抛开兰州拉面这个话题,兰州的面食也是五花八门,纷繁复杂。市面上的凉面、炒面、烩面、汤面等等,在融入兰州当地的民族特色后,就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种类繁多的面食会让你大饱口福大开眼界!
兰州特殊地理格局,成为兰州拥堵的始作俑者,两山夹一河的地理形态,使得兰州的交通一直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近几年的大数据显示兰州曾经的拥堵系数全国第一!但近年来兰州各项道路的整治与拓宽,以及各种高架的建成投运,兰州地面的交通也逐步恢复畅通的状态。今年年底地铁的开通将更是改善兰州交通的一剂良药。
夜色中的兰州,缤纷多彩的城市,这些你前所未见的精彩,都是你重新认识兰州的开始。我们拥有蓝天,我们坐拥繁华,我们享受这大西北带来的豪放之情。
这里是兰州祖国的地理中心,黄河浸润过的都市······
1:浓厚与清甜;2:牛肉浓香扑鼻、味重而不腻、爽滑麻烫的味道;马师父娴熟的手艺;以马师父为代表的兰州人的古道热肠、高风亮节;3: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由写白兰瓜等瓜果的清甜转入写由此衍生出了恬淡、宽广、疏朗开放的兰州民风。4:用排比的修辞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兰州疏朗和开放的风气。
兰州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坛佳酿,年份越高,酒香越浓。我不是兰州人,老家是和兰州相隔不远渊源颇深的白银市。不怕笑话初中之前我一直待在老家农村,没出过远门,省城兰州对那时的我来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后来因缘际会,我有了在兰州上学的机会,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兰州,触摸这座西北内陆城市的温度。
把在兰州上学上班时间加起来,我至今在兰州生活了有七年之久,这期间,我走遍了兰州每一个区,兰州市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对兰州的熟悉,应该强于不少兰州本地人的。兰州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是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说确切点,是座移民城市,居民多来自西面八方全国各地,南方北方的人大量涌入,并长期在兰州生活融合,使得兰州这座城市兼具南北性,有南方细腻的一面,也有北方粗犷的一面。
一条河(黄河)、一本书(读者)、一碗面(牛肉面)、一座桥(中山桥)、一部剧(丝路花雨),是兰州的城市名片,许多外地人认识兰州知道兰州,都是从兰州的城市名片开始的。除此之外外界对兰州的印象是一片模糊,落后、沙漠、骆驼是我接触过众多的外地人中,多数人对兰州的刻板印象。对的很多城市的偏见,都和经济脱离不了关系。曾经国内经济明星的兰州,这些年的发展是不温不火不尽如人意,在国内省会中排名直线下降,由中等水平变为偏后水平。我亲自见证了兰州某些城市道路是挖了又挖,跟小孩在沙滩挖沙一样,地铁一号线建了多年才开通,几位市一把手锒铛入狱,兰州的发展总之是一言难尽。在我看来人为因素是阻碍城市发展的最大因素。
黄土、黄沙、黄河,都和兰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需要辟谣的是,兰州的黄沙天气如今是越来越少,黄河水在冬春两季基本上是清凌凌的。兰州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天气,蓝天是越来越多,这在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显得很难能可贵。兰州最舒适的是宜人的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尤其是兰州的夏天,今年一场接一场的雨,让兰州入夏计划是多次流产,兰州也因此成为国内不可多得的避暑城市之一。
这些年我去过国内很多城市,东部、中部都不同程度生活过,兰州成了我最终的落脚地,也许是因为父母老了能就近照顾,也许是厌倦了在外面漂泊的生活。因为喜欢才走到一起,兰州留给我的印象大抵就是这样。
说起兰州呢问本人也算是兰州人了,对于兰州的影响就是无时无刻的不在发展。虽然在很多人眼里兰州有诸多的问题。但是总体而言兰州人还是深爱这个城市,有些人在兰州的时候总是抱怨很多问题但是当你离开兰州在异乡的时候就会怀念在兰州的生活。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西北五省的重要枢纽城市可以说来兰州的朋友基本上都是去各个地方去旅游或者探亲。曾经我问过我的一个外地朋友你对于我们这个城市感觉怎么样?影响如何?他告诉我虽然这个城市没有一二线城市的繁华但是这个城市的人还是蛮友好和客气的,不像一二线城市的人一样只是注重于利益。真的一线城市的快节奏压的人们都喘不过气来,不会像兰州这里的人一样淳朴。这也是我离开兰州又来兰生活两年最大的感受!
2008年来兰,到现在整整十一年了,并且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挺不错的一座城市,慢慢融入就会有归属感,尤其出差总会急不可待办完事,赶紧回兰,致我曾今苦过累过拼过的城市兰州,愿兰州的天更兰,也愿所有在兰州拼搏奋斗的人事事如意。
这座城市我是越来越喜欢了,以前我们苛求太多,觉得发展慢了一点,但是说没有发展就是有点偏激了。这座城市只要你耐心细心品味,还是有明显的变化,比如说天空蓝了气候好了,尤其这几年雨水也多,山头逐渐也绿了;不管多艰难,地铁通了,南北环路通了,南绕城也通了;城市的面貌虽然短时间内无法有大的改观,但是街道干净了,而且越来越显得精致了。其实这些变化外地人也许看不到,但是我们作为长期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来讲,这些都是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一些变化,我觉得更实际一点。一线城市看着高大上,可是真正要生活在那里,那种一辈子都在匆匆忙忙奋斗的生活我是无法接受。
说起兰州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因为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出远门去的第一个城市!97年那一年因为下学后无事可做就跟随同村邻居去了兰州,从此开始了慢长的打工岁月。那时在我看来兰州是那么的繁华,那么的美好(因为没有去过其他大城市)。走在庆阳路上看着旁边的高楼大厦,东方红广场.以及晚上城市的迷红灯闪烁,感觉简直太美好了!每天晚上下班后总约着老乡一起去逛一逛超市,不买东西都是开心的(那时觉得城市里面太美了),在黄河边走一走,看看铁索桥,白天工作的累意瞬间就消失了,感觉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当然兰州美食还是很多的,我最喜欢还是面食,像炒面片,炒拉条什么的,要说印象深刻的就属兰州拉面了,经济实惠,打工者的最爱
当然最不喜欢的就是兰州的气候了,感觉空气比较干燥,偶尔还会有沙尘暴,那场景真的很可怕,看着铺天盖地的灰尘从远方滚滚而来,真的感觉像是世界末日了。不过离开兰州已经十几年了,我想现在那种场景应该很少了吧!
转眼间已经十几年过去了,想念那里的一景一物,想念还在那里奋斗的老乡,想念一起工作过的“战友”,不知道你们都还好吗?
我想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去看一看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去找一找那种感觉,去见一见曾经的人!
首先我对兰州的印象是近几年发展的非常的快,由于近几年来国家的支持他成为了西北部地区最重要的一个城市。也成为了交通枢纽,城市的面积越来越宽,而且车流量也越来越大,人口的数目也越来越多,慢慢挺立起的一些高楼大厦也开始多了起来,都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标志。
第二个就是他的交通非常的便利,兰州现在已经成为了西北地区一个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不管是深入到西北地区,比如说新疆还是深入到青藏高原地区都要经过这个地方,所以可想而知,它作为交通枢纽,他的经济还要他的交通发展是比较快的,也非常的有火车,动车,高铁,还有飞机,一应俱全。第三个就是兰州人非常的热情豪放,兰州身处西北地区,周人民却是非常的热情,就是去旅游,他们也会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你。而且他们的性格也非常的大方,非常的豁达,不会斤斤计较的,服务态度也非常的好。第四个是历史文化深厚,历史悠久,作为丝绸之路经过的一个重要城市,不管是丝绸文化还是古文化都是非常的深厚,比如说敦煌的莫高窟,还有一些壁画都是非常出名,而且是盛名海外的。
兰州是一座孤独的城,除了黄河便是黄沙!
一条河。一座城。一群人!
在兰州每个人都在深夜里喝醉着欢笑着哭泣着。
在兰州满大街都是牛肉面馆,就像巴黎满大街都是艺术家一样。
有的人说对于这座城我并不是特别的喜欢,只是它正巧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可是却在离开这座城市后无比想念。
早晨的兰州就像这转动的水车一样,开启了全新的一天。兰州一个移民城市,承载了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就像水流灌溉进农田,怀揣梦想的人们用自己的汗水灌溉的是在这个城市生活着的希望。
黄昏的中山桥没有了白天如织的游客,更多的是脚步匆匆的行人,远处建筑物仿佛剪纸一样,把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刻画的更加美丽而深沉。努力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匆匆回家的身影已被夕阳的光转化为一个个的侧影,让人不禁想起一首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就是兰州,没有什么景物脱离生活而存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城市的风景。
夜色中的兰州,有一种气质让很多人流连忘返。兰州这个西北城市,有那么一股豪放,那么一股霸道,更有那么一股质朴的热情,在夜幕中被无限放大,兰州的夜生活不可谓不丰富,高兴的喝酒划拳摇骰子,不高兴的喝酒听歌思考人生。这就是这座城市的胸怀,包容了我们的一切。
母亲河畔每天都在上演着关于爱情的一切,有人在这里幸福,也有人在这里悲伤。变化的是我们的生活,不变的是这流淌的黄河水,像母亲温暖的手掌一样,抚慰每一个兰州人的心灵。
地处大西北的兰州市,是全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在兰州很容易看到黄河,屹立在黄河南岸近30年的黄河母亲雕塑,德国人建造的百年黄河铁桥中山桥。都是兰州黄河的标志性建筑。所以外地人去兰州不可不看黄河。
《读者》杂志,曾经全球销量第三,全国销量第一。这份文摘杂志讲述了无数的温情故事,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伴随了50后、60后、70后的青春年华,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无论是青年学生,还是上了班的公职人员以及社会各阶层,对原名为《读者文摘》的这本杂志都不会陌生,月发行量最高达132万份,截至目前累计发行量超过20亿册。一度成为全国读者自费订阅数量最多的杂志。好多人对兰州的印象也许就来源于这本大名鼎鼎的《读者》杂志。人们实在相像不到印象中戈壁沙漠荒凉粗犷的大西北城市兰州能够写出如此细腻、影响了中国人30多年的文化读物。《读者》杂志就是兰州的一张名片。
在兰州满大街都是牛肉面馆,并且味道都不错,兰州人爱吃牛肉面是有名的,那“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讲究更是让兰州牛肉面红遍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甚至海内外都有兰州牛肉面的一席之地。因而外地人只要一说兰州就会想到兰州牛肉面。
兰州一条河、一本书、一碗面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