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来由,应该是指《江表传》中记载曹操给孙权的那一封信:
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既然是曹操写给孙权的,那原因就比较明显了,两边始终处于实质性的敌对关系,因此曹操万万不能在孙权面前认怂,不能长敌人的气势,灭自己的威风。所以即便是输了,也要想方设法证明:是我自己主动退去,并不是被你打败的。换言之输了这一场,说明不了你有什么本事。
至于赤壁之战的情形到底如何。可以对比一下三方记载。
《武帝纪》: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先主传》:
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吴主传》: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提取记载中的共同点,赤壁之战应该是曹操在水战中输给了孙刘联军,然后又有传染病流行,曹操于是退兵。
这一场水战的具体情况,《周瑜传》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内容基本和《三国演义》一致,黄盖诈降,烧了曹操船队。于是曹军大败。只不过历史上没有苦肉计,也没有庞统献连环。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这一段情形描写很详细,应该不是凭空虚构出来的。
而且我们还可以从事后的情况来推测。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停下了扩张的脚步。孙刘联军在南郡围攻曹仁,打了一年,也没见曹操有什么大的反应,最后撤军了事。
可见赤壁之战之后,对于南方,曹操的方针已经从战略进攻变成了战略收缩。按常理肯定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损失,才会如此。
因此总而言之曹操在赤壁吃了一场败仗,损失不会小。他自己烧船的情况或许有(逃跑时避免留给敌人),但主要还应该是周瑜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