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他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国籍属奥匈帝国。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美国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懮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粗暴、专制,对儿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只是偶尔指手画脚地训斥一通──他想把儿子培养成为性格坚强而又干的年轻人,但结果是适得其反,卡夫卡内心中一直对父亲存有无法消除的畏惧心理。由此而培养的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懮郁的气质使卡夫卡其人其书成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异化现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另一部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经理把绝食表演者关在铁笼内进行表演,时间长达四十天。表演结束时绝食者已经骨瘦如柴,不能支持。后来他被一个马戏团聘去,把关他的笼子放在离兽场很近的道口,为的是游客去看野兽时能顺便看到他。可是人们忘了更换记日牌,绝食者无限期地绝食下去,终于饿死。这里的饥饿艺术家实际上已经异化为动物了。 另外一些小说是揭示现实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的,如《判决》和名篇《乡村医生》,这里,现实和非现实的因素交织,透过这些荒诞的细节和神秘的迷雾,这里寓意:人类患了十分严重的病,已经使肌体无可救药。人类社会的一些病症是医生医治不了的,这里的医生最后也变成了流浪者。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地洞》等揭示的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审判》、《在流放地》以及《万里长城建造时》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其中的腐朽。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中写到:中国老百姓被驱赶去建造并无多大实用价值的长城,他们连哪个皇帝当朝都不知道,许多年前的战役他们刚刚得知,仿佛是新闻一般奔走相告。“皇帝身边云集一批能干而来历不明的廷臣,他们以侍从和友人的身份掩盖艰险的用心。” “那些皇妃们靡费无度,与奸刁的廷臣们勾勾搭搭,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纵欲恣肆,恶德暴行就像家常便饭。”他还写出了表现民主主义思想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恰恰是有关帝国的问题应该去问一问老百姓,因为他们才是帝国的最后支柱呢。” 马克斯‧布罗德的这部《卡夫卡传》,叙述了卡夫卡的文学经历、成果、风格和思想,演绎并诠释了卡夫卡其人其文,从文学评判的角度来看这位世界公认的大师:弗兰茨‧卡夫卡。 卡夫卡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不要绝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绝望这一点也不要绝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毕竟来临,给你以帮助,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的。 我依旧能从像《乡村医生》这类作品中感到短暂的满足。但是只有当我一旦能把世界提升到纯粹的、真实的、不可改变的境界之时,我才感到幸福。 一场倾盆大雨。站立面对这场大雨吧!让它的钢铁般的光芒刺穿你。你在那想把你冲走的雨水中飘浮,但你还是要坚持,昂首屹立,等待那即将来临的无穷无尽的阳光的照耀。(马克斯‧布罗德 奥地利)
参考:staff.whsh.edu/~huanyin/mofa/k/kfka
弗兰兹·卡夫卡***,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卡夫卡)跳转到:导航
搜寻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zh/thumb/b/b4/Kafka/180px-Kafka图片参考:zh.***/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约摄于1906-1908年弗兰兹·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语小说家,在逝世后,文章才得到比较强烈的回响。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卡夫卡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而她们都在第二次大战时于集中营中死亡。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多次与人订婚,却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肺痨。1904年,卡夫卡开始发表小说,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12年的一个晚上,通宵写出短篇《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生前共出版七本小说的单行本和集子,死后好友布劳德(MaxBrod)违背他的遗言,替他整理遗稿,出版三部长篇小说(均未定稿),以及书信、日记,并替他立传。后世的批评家,往往过分强调卡夫卡作品阴暗的一面,忽视其明朗、风趣的地方,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Lestestamentstrahis)中试图纠正这一点。其实据布劳德的回忆,卡夫卡喜欢在朋友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读到得意的段落时会忍俊不禁,自己大笑起来。[编辑]轶闻「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寒鸦」的意思,卡夫卡父亲的铺子即以寒鸦来作店徽。为纪念这位独一无二的作家,1983年发现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来命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爱读卡夫卡,他的一本小说就叫《海边的卡夫卡》。卡夫卡与中国:阿根廷作家波尔赫士(JeLuisBes)是首个将卡夫卡小说译为西班牙文的人,他在一篇文章《Kafkaysusprecursores》中替卡夫卡追宗认祖,其中一人是韩退之,全因他写过《获麟解》这篇寓言。卡夫卡读过一些中国文学的德译本,他在1912年写信给当时的未婚妻,引用了清朝诗人袁枚的一首诗:《寒夜》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编辑]作品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mons/thumb/3/30/Kafka-Denkmal/180px-Kafka-Denkmal图片参考:zh.***/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布拉格的卡夫卡铜像[编辑]生前出版的单行本《判决》(DasUrteil)《火夫》(或译《司炉》)(DerHeizer)《变形记》(DieVerwandlung)《在流刑地》(InderStrafkolonie)[编辑]生前出版的集子《观察》(Betrachtung)《乡村医生》(EinLandarzt)《饥饿艺术家》(EinHungerkünstler)[编辑]生前出版的小说(未结集)《与祈祷者的对话》(GesprächmitdemBeter)《与醉汉的对话》(GesprächmitdemBetrunkenen)《巨响》(GroßerLärm)《桶骑士》(DerKübelreiter)[编辑]遗作(长篇小说)《失踪者》(DerVerschollene);一名《美国》(Amerika)《审判》(或译《诉讼》)(DerProzeß)《城堡》(DasSchloß)[编辑]版本从1978年起,在德国联邦***的财政支持下,一批来自各国的德语文学专家,开始按照当代学术标准来编辑卡夫卡的小说、日记、书信、遗稿,并由菲施尔出版社(S.FischerVerlag)陆续出版。[编辑]外部连结网上可找到的卡夫卡作品的汉译
译文未必准确卡夫卡图集FranzKaf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