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五行属于火。
五行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其广泛用于哲学、医学、占卜等方面。五行分别为:“金、木、水、火、土”。在五行学说里,南方属于火,北方属于水,东方属于木,西方属于金,中央属土,以此来协助金木水火的平衡。
古人认为一年可细分为五季,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认为大自然主要由五种五行要素相生相克衍生变化所构成。在天地未分之时,其被称为混沌状态。天地乾坤混在一起,日月星辰没有生成,昼夜寒暑没有交替出现,上面没有风雨雷电,下面没有草木山川人禽虫兽。
这时一股灵气在里面盘结运行,于是从太易之中生出水,从太初之中生出火,从太始之中生出木,从太素之中生出金,从太极之中生出土。五行由此而来。
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
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2、火曰炎上
炎,是焚烧、炎热、光明之义;上,是上升。炎上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3、土爱稼穑
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