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表示时间的词在翻译为古文把许多表示时间的词在翻译为古文.1.日出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异日:将来.《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旦旦:天天.《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翼曰: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翌日:次日.《(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质明:天刚亮.《(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暝:天黑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即日:当天.《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中夜:半夜.《祖逖传》:“中夜闻鸡鸣.”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无何:没有多久.《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素:一向,平素.《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既:已经.《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既望:阴历十六.《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适: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几: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初:刚开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未几:没多久.《口技》:“未几,夫驹声起.”寻:不久.《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已而:不久.《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遽:立刻、马上.《察今》:“遽契其舟.”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顷刻:一会儿.《狼》:“顷刻两毙.”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倏尔:忽然.《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秋: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哿亡之秋也.”朔:阴历每月初一.《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今者:现在.《齐桓晋文之事》:“今者,有人语此,力足以举千钧.”夜阑:夜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薄暮:傍晚.《岳阳楼记》:“薄暮冥冥.”有没有你要的?。
2.【古文翻译要求和方法在翻译文言文中遇到困难,请老师帮帮忙】古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学习古文的基本目的是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所谓阅读能力,就是准确理解古文的能力,而古文翻译正是全面检测阅读能力的最好方法。古文翻译是指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文翻译的过程是全面运用和加深理解文言语法、词汇等知识的过程,所以翻译是学习古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古文翻译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意译两种,主要注意掌握直译的方法。
掌握古文直译方法实际上是个实践的问题,即只有通过大量地做翻译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纯熟运用直译的方法。学习古文翻译,主要是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翻译的方法。
一、古文翻译的要求——信、达、雅古文翻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雅”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1.“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意思,不要曲解原文的内容。例如: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
(《召公谏弭谤》)误译: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厉王。这段译文有两处不准确,没有达到“信”的要求。
一是句中的“国”指国都,“国人”指国都里的人,不能译成“国内的人”。二是“谤”在句中指公开批评,没有贬义。
用今义“诽谤”的来翻译就歪曲了原意。这句应译为“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2.“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就是说译文即使在内容上与原文相符,但表达不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便不合乎“达”的要求。
例如:原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
原文: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译文: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这一段译文内容上没有多大问题,但表达得拗口。“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全尽死”等,都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异蛇”、“触”也应该翻译,意思才更清楚。这段可译为:“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
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
脱离了“信”而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二、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1.对译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
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
例如:原文: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译文: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
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2.移位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例如:(1)原文:甚矣,汝之不惠。译文:(2)原文: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3)原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4)原文: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3.增补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
例如:(1)原文:衔远山,吞长江译文:(2)原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3)原文:可以一战译文:(4)原文:林尽水源译文:4.删减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例如:原文:狼度简子之去远。(《中山狼传》)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原文“简子”和“去远”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可不译。5.保留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柳子厚墓志铭》)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原文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三、古文翻译常见的错误古文翻译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