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地认识和对待

文/育儿的那些事儿

现在我们会发现,在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所有的人都在快节奏的生活,可是,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却做事学习总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的。这想必是许多家长都十分着急的事情吧。本次我就带大家看看,孩子磨蹭,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吧!

1、孩子的时间观念现在还没有发展成熟,没有管理时间的能力

小孩子对一切事物其实都充满了好奇,自控的能力不强,注意力也不集中,很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去,这些心理特征直接导致了孩子动作行为的减慢。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大的原因其实在于他们的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6岁前的孩子,他们不能将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如果是因为年龄的问题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那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但是家长等不及也得等,很多家长都犯了等不及的错误。有些家长在孩子才一两岁的时候就着急让孩子进行专业化的注意力培训,殊不知这样是在扭曲孩子成长的自然法则,反而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另外感统失调往往会造成孩子动作笨拙,注意力不集中,而解决感统失调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运动。

3、孩子不满意家长对自己的安排,故意和家长对抗

虽然有时家长是出于好心,想让孩子从某项任务或者活动中获得成长,但是,在替孩子决定一件事情的同时也剥夺了他们自我意愿和选择的机会,也失去了做事情的动力和热情。所以总是拖拉的孩子,通常不快乐。当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孩子就会拖延不想去做。和大人一样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就会一直拖着不去做一样的道理。

4、家长对孩子任何事情都包办,让孩子有依赖

5、家长对孩子期望过多,所以导致孩子的信心不足

家长喜欢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孩子的能力还不足以达到。家长盲目地催促反而会让他们更心急、更茫然。孩子在做事时缺乏勇气和信心,怕自己出丑或做不好,认为任务超过自己的上限,在心理上认为自己不能完成任务,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定,从而动作也就自但是然的慢了下来,孩子的这些“慢动作”,在家长眼里就成了“拖延”。

1、与孩子协商制定作息时间,养成专时专用的习惯

以早起上学为例,以固定的出家门的时间为节点,家长可以先观察,如果由孩子自己完成洗漱、穿衣、吃饭,需要多长的时间。如果孩子需要半个小时,则再提前10分钟叫醒孩子。在执行的过程中,孩子完成得很好,需要及时鼓励,形成良性循环;孩子没有完成好,再接着寻找原因。

2、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后果,养成负责任的习惯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磨蹭,一边唠叨抱怨,一边帮助孩子完成一些事情,比如整理书包、穿衣服等。家长的这些不忍心,日积月累,使得孩子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建议让孩子迟到几次,被老师批评几次,让孩子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

3、奖惩结合,养成学习有效率的习惯

比如晚上的作息时间可以和孩子商量分为吃饭、做作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洗漱睡觉等几个阶段,在做作业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两个时间段上实行奖励和适当惩罚。

4、避免催促和唠叨

家长催得多了,在孩子的观念里,就是“只有家长催了,这件事才应该做”,要是没有催,事情就不重要,那就不需要做了。正是在家长的催促之下,孩子变得不会主动去做各种事情,内驱力被消磨殆尽,一点也不自觉。对于孩子来说他有自己的节奏,一些小事上,可以让孩子自己来,给他成长的空间,让他能够掌控自己的行为。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做事慢,看着心急,有时忍不住了,就自己上手,代替孩子来做。但这样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剥夺了孩子自主吃饭的权利,既会破坏他吃饭的兴趣,又会影响他手部的精细动作发育,还会让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家长替孩子做得越多,孩子会做的就越少,认为家长会给他收拾烂摊子的,也就更容易磨磨蹭蹭了。想让孩子能自觉做事而且高效,家长就不能包办孩子的事情了。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做,并为此承担责任,这样他才能会做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