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言之九牧世家是“林”姓家族的自称。据说当年受天子赐姓的林氏家族有9个儿子,后来分成9个独立的家族,这9个儿子在各地的不同时期都当过‘牧郡’。后来族人逐渐分散至全国各地,所以后来凡是姓林的人就都自称‘九牧世家’了,家族祠堂也悬挂‘九牧世家’之横匾。
“九牧世家”的起源:
“林”姓的太始祖是商朝的比干。比干被纣王剖心之后,他怀孕三个月的夫人逃到河南长林石室生下一子。武王克商之后,比干的儿子被周朝赐姓林——以地得姓:赐名坚——以物之义得名。中国从此有了“林”这个姓氏。林坚为林氏始祖。
林姓很快发展壮大,开始向东、向西、向北、向南发展,至晋代永嘉年间,中原地区陷于战火之中,晋朝士大夫阶层和一般平民百姓纷纷南下避难,林姓开始进入福建省。林禄字世荫生于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他跟晋室关系密切,随晋元帝南渡长江避乱,后来林禄被任命为晋安首任郡守,提兵进入福建。
两晋时代崇尚门第,讲究郡望。入闽仕族中以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大姓又以林姓居首位。其原因跟林禄有很大的关系。林禄上跟皇室关系密切,下为一方首任郡守,权倾一时。逃难入闽的其他林姓有不少认同归宗,依附其派下,造成了林姓从声望上、人口数量上都居首位的事实,世称“晋安林”(古晋安包括今之福州、泉州)。以后又陆续向莆田、福唐、侯官、闽县、长乐、南安等地播迁,形成了几乎整个七闽之地皆有晋安林氏分布的局面。故此林姓人喜欢讲“禄公开闽”,称他为“闽林始祖”。林禄卒于晋穆帝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享年六十有七,追封“晋安郡王”,墓葬惠安九龙岗,今墓尚保存完好。
林禄不仅是福建林氏的始祖,也是潮汕林姓人的祖先。
晋安林氏移居潮州最早的记载是东晋末年林禄的第四代裔孙林格。林格生有5个儿子,四子克之便是入潮林氏始祖。《闽林开族千年谱》称:“四子克之,为潮州派。”
迁居福建的林禄,传至十六代林披,已是唐代玄宗年间(公元712-755年),林披生有9个儿子,他们是:林苇、林藻、林著、林荐、林晔、林蕴、林蒙、林迈、林既、皆成进士,分别担任八个地方的刺史(也称“州牧”)。这时林披已定居莆田。一个家族里一下子出了九位官刺史,可说是创了历史纪录,是家族的无上光荣。故后世称莆田林氏为“莆田九牧,双阙之荣”。
而潮汕林氏也喜欢以“九牧世家”炫泡门庭,常把这四个字镌于门额之上,以此表明自己出自“莆田九牧”派下。那么潮汕林氏和“莆田九牧”到底之间有没有直接的关系呢?虽然早在林披之前,福建晋安林氏已有人入潮,但大理移居潮州还是在“九牧”之后,由于“阙下林家”声名大震,出现了莆田林姓人纷纷外出为官的盛况。这时家族系荣昌盛,人口也十分兴旺,在莆田被看作平常之辈的,到了外地就成了凤毛麟角。因此这批人便“出仕为官,随处落籍”。既沾了家族之光,又能到外地寻求发展,自立门户,何乐而不为呢?一般来说现居潮汕的林姓人,大都是“二牧”林藻和“六牧”林蕴之后。如晋安林19世纪和义(林藻之季孙)生一子名大用,林大用生了7子,五子林华移居饶平县。元代至正年间,世居福建莆田的林得实,携眷来潮州做了一名小官,落籍海阳华窖乡。其长子林呈双,于明洪武年间到海阳县盐灶港头创乡,次子移居揭阳鲁湖,三子移居海阳县中外莆都。他们自称是“六牧蕴公之后”。在族谱上标自己是“六牧”林藻之后的还有泰国著名侨领林伯岐的先祖澄海南砂、董坑二姓林氏,至于明代以后由福建莆田直接移居为潮州者。他们自然也有资格称“九牧世家”了。由福建闽林始祖文物古迹重修董事会编印的《闽林开族千年谱》中有这样一段话:“藻公子孙居莆田、汕游、漳州……广东潮州之地。”“蕴公子孙居福建莆田、江西吉安、广东(潮州)等地。”两相对照,十分吻合。
自莆田迁居潮州的林氏另一支人马,他们虽不是林披旗下的子孙,但有也资格称“九牧世家”。因为福建莆田也另有一支“九牧世家”。他们是晋安林氏的莆田开基祖林茂之后,传至八代为林攒,林攒传至林杞。林杞生有9个儿子,皆成进士,也分别担任刺史知州。此时已是宋代,故称“宋九牧”,以区别于“唐九牧”。今居潮安仙庭和揭阳东林、山下、秦厝头、蛟龙、桐坑、东浦、北坑、三洲、霖田等地的林姓乃“宋九牧”之大牧,曾任惠州刺史的林景渊的后代。“宋九牧”的另一儿子名居安者,“官至清光禄大夫,移官来潮,占籍澄海蓬州”(饶宗颐《氏族志》手稿本)。
总之潮州林氏不是“唐九牧”之后,便是“宋九牧”的裔派,这是毫无疑义的。因为现今居住潮汕的林姓人,其先祖大部分“迁自莆田”,当然有资格把“九牧世家”高镌门额之上了。九牧墓今尚在,位于莆田紫霄岩山坡,为莆田一著名文物古迹,每年海内外人士前往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尤其是祭扫九牧墓之日,林氏子孙更是数万人云集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