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杀[zhǎnshā]
释义:古代的一种刑罚,杀头或腰斩。
引证:
《周礼·秋官·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郑玄注:“斩以鈇钺,若今要斩也;杀以刀刃,若今弃市也。”
《吕氏春秋·仲秋》:“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
释义:杀死;砍死。
引证: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一:“‘正义之剑’不仅斩杀了空中的鹰,而且还斩杀了水上的鲛。”
《新民晚报》1987.3.18:“对蛇却没有好感,随手掏出手枪射击,甚至用种植可可的大刀斩杀。”
近义词:
一、杀头[shātóu]
释义:砍头。
引证:《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他家里交结钦犯,藏着钦赃,若还首出来,就是杀头充军的罪。」
二、腰斩[yāozhǎn]
释义:古时酷刑,将犯人从腰部斩为两截。
引证:《上梁文》又是高启的手笔,旧恨新罪一并算,把高启腰斩。”
释义:比喻把同一或相联的事物从中割断。
引证:
《海外读书杂记》五:“大诗人王维,字摩诘,虽然有腰斩维摩诘的罪过,却也可见这部书(《维摩经》)的魔力。”
许杰《死了却还活着》:“曾经有一个报纸,登载过一篇关于鲁迅的作品研究的文章,但只登了一天,下半段便被腰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