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是准备来存成定期,银行那个同志说他给我办理一个比银行定期存款利息高的。谁知道我5年后来取钱,发现收益比定期存款利息少一半,而且给我办成了保险。”60多岁的张女士想多得点利息钱的愿望,就这样化成了泡影。
银行职员替她垫钱开户
户头是丈夫名字
3月13日中午12点多,华商报记者在工商银行铜川分行川口支行见到了高军和他的母亲。
高军的母亲张女士介绍说,当年她正准备办理一笔4万元定期存款时,工商银行一个四十多岁的男性工作人员,热心地给她介绍了一项比银行定期利率高很多的新业务。
张女士说:“2012年2月27日那天,我一个人来工商银行准备办理定期存款的时候,1号窗口一个40多岁的男子给我介绍了一项新业务。他给我说定期存款才是5.5的利率,办这个新业务比银行这个利率还要高,收益很好。我想着能多有一些收益也好,而且他是银行柜台里面的正式工作人员,所以就听了他的推荐。”张女士表示,当时那名男子就给她新开了一个存折户,“当时他给我说‘你坐着,我给你办’,开户花了5元钱还是他给我垫付的。”但是对于新开存折户头为什么是她丈夫的名字,她自己也说不清,并且,这个银行工作人员还给她现场出具了一个保险单。张女士说:“从开始办理到最后结束,他也没给说这是保险。但我看到了以后就问他‘为啥是保险’,他说‘以后会给我分红的’。我没啥文化看到上面是我丈夫的名字也没有多想就离开了。”
5年后取款
利息比定期存款少一半
今年3月1日,张女士到这家工商银行打算把钱全部取出来,结算的时候却发现4万元存了5年,利息只有5000多元,与原来银行工作人员“比定期利率高很多”的说法严重不符。张女士表示“甚至还不到定期存款利息的一半。”当时,张女士就给儿子打电话说了这个情况,高军到银行后才发现当年母亲办理的这笔存款业务,居然办成了保险。
张女士指着这家工商银行的1号窗口说,“为这事我跑这里好几次,但没有见到当年给我推荐那个业务的男子。”高军说:“银行说给我们一些补偿和礼品,这事就算了。我没答应近6000元的损失,对我们这个家庭还是很重要的。”
储户质疑为推销新业务
银行无视“实名制”规定
高军拿着存折告诉记者,“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在我父亲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以我父亲的名义在银行开了户。那么是不是谁都可以随便拿别人的身份证在工商银行开户?工商银行的实名制是不是个‘样子货’?”他质疑,工商银行在执行“实名制”制度中,为了推销自己的新业务,完全无视这一制度。“我父亲没有在场的情况下,为什么能够以他的名字办理成这笔新开户业务?而且保险单上,签的名字也是我母亲签下的父亲的名字,这符合实名制的要求吗?”
该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2012年2月27日当日工商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计算,4万元存5年的定期到底应该是多少钱,他还需要找工作人员核算一下。
随后经该银行工作人员核算,以2012年2月27日工商银行当日定期存款利率4万元定存5年计算,核准利息应该是1.1万元左右。但该负责人表示,张女士所说的把钱放在银行5年和明确表示存5年定期是不同的概念。
该银行负责人称,当年他们确实有一项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业务,但是在推销之前,银行会要求工作人员给客户讲清楚这是理财产品,“所谓的收益也都是预期收益。”但是对于当时这名工作人员是否给张女士讲过“这是预期收益”的说法,他表示“应该讲过”。对此张女士表示:“工作人员只给讲了存这个利息高,其他都没说。”
3月14日下午,高军致电华商报记者表示,经过协商,银行为他们补偿了4000元现金。“虽然不是很满意,但也只能这样接受了。”该银行负责人也表示,他们已经和客户协商解决好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