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词解

1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三国演义》第一回

解释:这句话反映了客观的历史演变规律,在罗贯中眼中,历史进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

过程:统一就了就要分裂,分裂久了就要统一。

2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

---

《三国演义》第一回

刘关张三人奋力救了董卓,但是当董卓得知三人都是平凡百姓的时候,竟然流露出了不

屑一顾的神态。

作者不禁发出感慨:

自古至今人们都是很势力的,

他们从来都是以你的地位,

势力名望来揣度你、对待你。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能够慧眼识英雄呢?

3

、机事不密,反为所害。

---

《三国演义》第一回

解释:进行重大的政治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保密,如果不慎泄密,不但达不到目的,反

而还会祸及自己。

4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

《三国演义》第一回

解释:比喻友谊无比可贵,但是反映了刘关张

家天下

的政治主张在国家利益和兄弟恩

仇之间他们把后者放在前面,这显然是轻重不分,公私不分。刘关张三人以义气起家,可

以说也是因为义气落败。

5

、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

---

《三国演义》第二回

解释:枳棘是一种多刺的灌木,古人因此视之为恶木,由此

枳棘丛中

便被引申为环境恶

劣的意思;鸾凤,是两种高贵而吉祥的鸟,常用来比喻有政治高尚的品德和突出才干的人。

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高尚品德和突出才干的人,是不应该在恶劣环境的地方生存的。

6

、彼一时,此一时也。

---

《三国演义》第二回

解释:随着时间的改变,情况发生变化了,做事的标准和原则也要跟着改变。

7

、倒持干戈,授人以柄。

---

《三国演义》第二回

解释:由于方法不对,反倒给了别人可乘之机,自己遭到了

收拾

8

、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

《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做事要有有利的理论依据,这样有利于成就大事。

9

、扬汤止沸,不如去薪。

---

《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做事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0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

《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虽然中国传统文化讲究

,有

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

之说。但是中国文

化一直存在着模糊的实用性原则,即

变通

,变通是对传统教义的一种修改和对抗。

11

、几番不听忠臣兼,难免宫中受剑锋。

---

《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听不进别人的良言苦劝,很可能会招来祸害。

12

、顺我者生,逆我者亡。

---

《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皇帝被视为天子,他代替

管理民众慢慢的人们学会了顺从皇帝,皇帝也就越

发独裁。

顺我者生(昌),逆我者亡(死)

也就成为了独裁者深存内心同时常常挂在嘴边

的话了。

13

、好谋无断,不足为虑。

---

《三国演义》第四回

解释:这是在讨伐董卓之前,伍琼形容董卓的话,它告诉我们要想成就大事,不但要考

虑周密还要行事果决。

14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三国演义》第四回

解释:这时曹操的名言,也是他的人生信条。曹操生性多疑,他误把别人的好心看成了

歹意明明自己杀错了人,却偏偏不承认错误,反而将错就错,斩草除根,为了自己一人的

安全不惜杀害吕伯奢一家。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了曹操

那种极端自私,心狠手辣的人生信条。

15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

《三国演义》第五回

解释:赤兔马和武艺超群的吕布相映生辉不禁让人感慨,后世用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来形容一个领域内十分杰出的人才。

16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

---

《三国演义》第六回

解释: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董卓采纳了李儒的意见,决定将国都由洛阳迁往长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