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芒果台的动画片被一位家长给举报了。
举报的理由是:动画片价值导向有问题。具体就是:动画片里的角色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穿得花里胡哨,还在舞台上表演换装。
很快这个动画片进入“封杀”状态。
1.过度“保护”,是一种伤害
我想这位“举报”者,是认为这样的动画片,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担心孩子会模仿角色的装扮和行为。
他的本意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极度饱和的时代,鱼龙混杂的信息过多,家长希望帮孩子屏蔽掉不利于他成长的东西。
孩子在各种信息催化下的早熟语言和行为,更是放大了家长的焦虑。
孩子的世界观远未成熟,模仿是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所以不少孩子确实会受到不良动画的负面影响。
不过我觉得相比举报一部动画(净化成长环境,外因),家长更应该做的是引导孩子去判断是非对错美丑(让内因发挥作用),把选择美好事物的本领教给孩子。
一部动画片就是一个小世界,如同真实世界一样,它有阳光普照的时刻,亦有阴暗污秽的角落,我们无法帮孩子屏蔽所有污秽,我们得把判断力教给孩子,放手让他自己去成长。
再小的事儿一放到孩子身上,父母们就会警惕,就会提起放大镜去看。这其实是家长对孩子的“完美情结”在作怪。
他们力求给孩子最好的环境、最完美的空间。
但是真空成长,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哪有参天大树是长在温室里的?
相反动画也好、绘本也好,每一次的争议情节、争议画面,恰好是孩子一次认知世界的机会。
世界上天然存在的东西,你不能人为地给他屏蔽掉。
电视上没有坏人,现实中就没有坏人了吗?
动画片里没有染发、没有花里胡哨,现实里就没有大花臂、没有奇装异服了吗?
所以父母们更需要的,应该是引导孩子如何去看待这种现象。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和自己的审美。
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上这些“不完美”的细节,反倒给家长提供了一次教育孩子的入口。
教育不在书本,就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
你的举报你的“保护”,都是基于你的判断,你的行为,孩子呢?通过这样的事,他能成长吗?还是迷迷糊糊地切换到另一个动画片中吗?
2.没有标准,就会陷入迷茫
这次“举报动画片”事件,相关部门响应很快,马上就做出了停播的决定。
这一决定也被网友强力吐槽。因为举报理由过于牵强了,照这样的标准,我们很多经典的动画片根本不能播放,葫芦娃有猎杀野生动物的倾向,猫和老鼠里有虐待小动物倾向,西游记有暴力打斗的情节,而且男主角走起路一颠一颠的,给孩子学了还得了?
所以到底哪些动画应该停播,哪些不应该停播呢?
又应该依哪部分人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呢?
没有标准!
好像炒个白菜,有人吃了一口说太清淡,有人吃了一口说太咸。
没有标准也无所谓选择。
我的意思是当你不知道一部动画片对孩子有没有价值时,往往谈不上动画片本身好坏,而应该先问问,作为家长——孩子的监护者和把关人,你是否掌握有正确的判断标准。
好动画的标准线在哪里,这是一个被忽视掉的需求!
这里我们暂定看动画片的孩子年龄多集中在2-10岁,其实还可以细分为学龄前(2-6),和学龄段(7-10),我有两个普适性的标准,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积极or消极?
动画片都是一个个小故事,家长看一两集就知道个大概,这些故事表现出的内核,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
为什么要参考这个标准?
因为这很可能影响孩子的人生观,遇到问题,他会积极解决,还是消极等待?遇到挫折,他会乐观面对,还是悲观认命?都可能受到动画角色的影响。
第二个:启发性or知识性?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很多家长选动画片也抱着功利心态,提早给孩子选一些知识性的动画,比如英语类,传统文化类等等。还美名其曰“寓教于乐”,实则可能让孩子陷入“厌学”情绪中。
应该选择的是有启发性的,这个启发性,一方面可以是故事中蕴含着一些人生小哲理,孩子从动画中获得成长;另一方面可以是习惯、礼貌等品质方面的培养。
其实这两个标准和在一起,就是一个总的标准——三观。在幼年培养孩子三观正,奠定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健康人格,做一个大写的人,比学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
毕竟他未来要走的路很长,而你不能总是陪在他身边,所以他应该从小就知道,哪条路,叫做正道。
推荐一套特别好的童书《父与子》+《小王子》+《伊索寓言》,都是世界经典名著。
为什么要推荐这一套书呢?
《父与子》是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一本经典作品,受到全世界大人和小孩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