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世界»一九一四年战争的最初时日
标题:这世界熙熙攘攘,到底跟我有没有关?
#昨日的世界# #茨威格# #人生#
精华1.直到如今,每当我说出夏天这个词,我总是不由自主想到这一个七月灿烂的夏天,那一年的夏天,我是在维也纳附近的巴登度过的。这个浪漫的小镇,贝多芬经常选择它做为避暑胜地,而我在那里隐居,为的是集中精力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完成那部「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稿子。剩下的时个我就打算...
启示1➤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要有个浪漫小镇,那儿可以给自己一方天地平静,去沈淀自己到底要什么。
作者说的巴登我曾去过,那已经是个过去的历史地名,在1806年是奥地利的大公国,1871年加入德意志帝国,目前叫巴登-符腾堡,位在德国地理中心约七点钟方向。该邦着名城市就是斯图加特(Stuttgart),是迷人好车集散地,以生产高级跑车闻名于世界车坛,如奔驰(Mercedes-Benz)、保时捷(Porsche)、罗伯特·博世和IBM都选这里当总部。这儿也是哲学家黑格尔诞生地,往北部接壤就有黑森林,不用离开小镇,就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景。
.
精华2.一九一四年,人们在享受了将近半世纪的和平岁月后,对战争还会有什么认识呢?他们不了解战争,他们想都没想过战争是怎么回事。它是一个传说,正是因为岁月久远,反而披上一层英雄主义和浪漫的色彩。...年轻人甚至还真担心自己会错过人生中这件教人激动的美事呢,所以他们急急忙忙地跑去旗帜飘飘的的地方去报名...一九三九年的那一代人,谁也不再相信战争会具有上帝所希望的正义性了。而更加糟糕的是,人们根本不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正义了,不再相信会有持久的和平...
启示2➤事物跌宕出现,就是个周期反复。而人类就只是在痛苦中才会学习与成长的物种。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翻读经验,跟一九三九年之二次世界大战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算是温和的沟通过程。因为那时人们对真相一无所知,它只是一种梦想获得想要更好的世界。而第二次世界会这么惨烈与疼痛,是因为人们有比较的标准,有着精神上加重的折磨。
.
精华3.在一九一四年战争的最初几个星期内,要想与某人进行理智的交谈,渐渐地已经不太可能。就连最平和最善意的人都像喝醉了酒依样,充满了杀气。我的朋友们我一向将他们视作坚定的个人主义者,甚至思想上的无政府主义者,一夜之间却变成了狂热的爱国主义者,又从爱国主义者变成了贪得无厌的兼并主义者。...于是,我只有一条路可走:在别人头脑发热和胡言乱语的时候,退隐到自己内心,并保持沈默。....几周之后,我为了躲避这危险的大众变态心理,坚决地把住处迁到了维也纳的郊区,结果,在这战争期间,我开始了自己的战争:与这利用群众的激情对理性做出的背叛斗争。
启示3➤人们是否,不会恨,也就不会爱?或者,谈话绝对要有如此多的无端和带着怀疑告终?大众心理真的是变形与扭曲的,生活中若有一亩清净地不被打扰,那真的是莫大的幸福。
【小结】
01
阅读之前我臆测这篇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蛛丝马迹的线索搜集。终于有部分思绪抓到作者频率,但也只有约百分之四十的复盖率。首先从这篇阅读我抽取出以下三个,我认为是偏向人群因素,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爆发可能:
a.当时大多数人的普遍价值观是性善。
b.当时欧洲共好之美妙想像仍在继续。
c.当时人们很多群情激愤和热情洋溢。
02
另外对阅读之前还有百分之六十的未复盖率,也就是没猜中的,是偏向作者对现实观察所引发的生活感悟与应用感想。感叹世间万物倏忽万变,不管是发生在哪个时间?哪个空间?随时随地都是熙熙攘攘。尽管自己没有活在1914年,但我翻开这本书,就也是投身入局,就也能跟着不同风头体验不同的热潮。
内文情节的翻滚,除了让作者在文章尾留下避世但不退世如老子思想家般的举措,也让我思考,每当我见到被翻滚的人世,被折磨地异常疲惫的我,该继续积极有情有义实践(儒家思想)?或静待客观条件自然产生的大智若愚好(老子思想)?还是就退一步海阔天空与真正自由相遇得好(庄子思想)?
03
首先应该去思考:「这世界熙熙攘攘,到底跟我有没有关?」我读了这本勘称是欧洲百年之前的历史,为的是借助作者笔下灵魂去开启对更多人性的理解。我理解了之后,是为了接下来跟外界有联系时可以类推其行为背后的所在环境现象,以求做出比较适宜的互动。
就像是生活绝对不可能独存。每次转开门去买东西吃就得跟人有互动,也每次只要一被电子讯号勾引,不自觉拿出手机已被感应进入网路社群。只要意识抽离自主独立运作的时候,就是一种进入另外与外界有互动的世界,是需要有投身入局的勇气。因为每一次和外界事物的联系,都会引出非常非常多涟漪。而且今天跟风的热情,绝对和昨天看到的不一样,明天出现的,也会是更有不同的风景。
04
跟这世界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多,就在身上皮囊留下越来越多的岁月痕迹,大脑皮层也被顺变做点即兴创意,而且也会逐渐控制以尽量减少被外界互动剥除的有限精力。我观察到年纪越来越大的人,大多都会变成有智慧的人,大多是展现「老子无为行」或「庄子逍遥去」的气息。
a.老子无为行。并不是真正的无所作为,而是伺机而动,先去认识到事物本来的规律,耐心等待客观条件的自然产生,有点像是四两拨千斤,有小动作撬起大格局的大智若愚。
b.庄子逍遥游,彻底的放下了。既然怎么做都没用了,就退而求其次思考,如何能安心立命救赎自己的灵魂为要。更广大视野是,无论是非、无论大小、无论贵贱,万物都只是相对,退一步海阔天空与后退一步远眺彼岸,都是可以找到幸福。
05
外在诱惑物这么多,你到底是爱哪一个?其实,爱什么都没有错,就是能不能当个明白人。知道自己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理性判断自己还有没有在爱?如果还在爱,有没有必要继续爱?如果已经没有在爱了,就应该不要有任何纠葛。因为爱的反面不是恨或敌意,而是漠然。
唯有退隐到自己的内心,并保持沈默,真心对知识的诚实,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才能对自己和世界交往之进退,做出真正理性的选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