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樊姬进谏》的文言文及翻译原文:
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荚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于是避舍使人迎刊、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此之谓也。
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己同处。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译文:
樊姬是楚庄王的夫人。楚庄王登上王位之后,喜欢打猎,樊姬不断规劝楚庄王,可是楚庄王依然喜欢打猎,于是樊姬就不吃禽兽肉。楚庄王改正了过错,处理政事很勤敏。楚庄王曾经上朝,散朝很晚。樊姬下殿来迎接他,问:“为什么散朝这么晚?也许饥饿疲倦了吧?”楚庄王说:“跟贤人在一起,就不知道饥饿疲倦了。”樊姬问:“大王所说的贤人是谁啊?”楚庄王说:“是虞丘子。”樊姬听了,掩着嘴荚起来。楚庄王问:“你笑什么呢?”樊姬说:“虞丘子算是贤臣了,但不能说是忠臣。”楚庄王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樊姬说:“我伺候大王十一年了,派人到郑国、卫囚寻求贤女献给大王,现在比我贤良的有两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我难道不想独占大王的爱宠吗?我听说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来观察她们的才能,我不能固守私情蒙蔽国事,想让大王多见到一些人,了解别人的才能。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余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他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样做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知道贤人不推荐,这是不忠;不知道那些人是贤人,这是不智。我笑这些不也是适宜的吗!”楚庄王听后很高兴。第二天楚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丁虞丘子,虞丘子离开座位,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让出自己的房子,派人去迎接孙叔敖,把他推荐蛤庄王,楚庄王让孙叔敖担任令尹,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楚国史书这样记载:“庄王成为霸主,是樊姬的功劳。”说的就是这些情况。
颂:樊姬谦让,没有嫉妒。推荐美人跟自己在一起。非议讽刺虞丘于挡住了贤人进身的路。楚庄王听从她,成就了楚国的霸业。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现象是常见考点,解读试题时应从这几方面着手。此题主要涉及一词多义。A.擅:独占。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判断传主形象的能力。本题宜用排除法,排除不属于题干的句子就得到答案。①是写樊姬对王的迎接;④是虞丘子的行为;⑥是樊姬的谦让个性。排除不能表现樊姬“善于劝谏”①④⑥句即得到答案C。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和概括文本的能力。此题选择分析概括错误的一项,说明正确项为三项,只消找出选项分析概括的错误即得到答案。“进贤退不肖”有错,只有进贤,没有退不肖。所以答案为C。
《列女传·楚庄樊姬》译文
樊姬是楚庄王的夫人。庄王登上皇位之后,喜欢打猎,樊姬不断规劝他,于是樊姬不吃禽兽的肉。楚庄王改正了过错,努力治理政事。庄王曾经上朝,散朝时很晚。樊姬迎接他问:“为什么回来这么晚?难道不感到饥饿疲倦吗?”庄王说:“跟贤人在一起,就不知道饥饿疲倦了。”樊姬问:“王所说的贤人是谁啊?”庄王说:“是虞丘子。”樊姬听了,掩着嘴笑起来。庄王问:“你笑什么呢?”樊姬说:“虞丘子算是贤了,不能说是忠。”庄王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樊姬说:“我伺候大王十一年了,派人到郑国、卫国寻求贤女献给大王,现在比我贤的有两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我难道不想独占大王的爱宠吗?我听说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来观察她们的才能,我不能因为私情蒙蔽国事,想要大王多见到一些人,了解别人的才能。我听说虞丘子任楚国丞相十余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知道贤人不推荐,这是不忠;不知道那些人是贤人,这是不智。我笑这些不也是应该吗!”庄王听了很高兴。第二天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了虞丘子,虞丘子离开座位,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让出自己的房子,派人去迎接孙叔敖,把他推荐给庄王,庄王让他担任令尹,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楚国史书这样记载:“庄王成为霸主,是樊姬的力。”《诗经》说:“官员们早点退朝,不要使国君太辛劳。”又说:“整天温和恭敬,认真办事。”说的就是这些情况。
颂:樊姬谦让,没有嫉妒。推荐美人跟自己在一起。非议讽刺虞丘子,挡住了贤人进身的路。楚庄王听从她,成就了楚国的霸业。
3.文言文《追女失妻》阅读答案追女失妻①إ
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②,见简子大笑。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有夙笑③。”简子曰:“有以解之则可,无以解之则死。”对曰:“当桑之时④,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还反。其妻怒而去之⑤。臣笑其旷也⑥。”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於是罢师而归。ؤ
【注释】ؤ
①选自《说苑&S226;正谏》。②被:同“披”。③夙:素常。夙笑:以往的一个笑话。④桑:作动词,采桑。⑤去之:离开他,近于现在的离婚。⑥旷:作动词,成了旷夫。古称没有妻子的成年男子为旷夫。ؤ
【译文】إ
赵简子准备出兵讨伐齐国,传令军中有敢于劝阻的人治以死罪。有个身披铠甲,手执利刃的武士叫公卢望,见了赵简子纵声大笑。إ
简子问:“你笑什么?”إ
公卢望答:“我想起一椿好笑的往事。”إ
简子厉声说:“讲出道理还罢了,讲不出来就让你死!”إ
公卢望不慌不忙地讲了一个故事:“正当采桑季切,我邻居家夫妇二人一起下了田。丈夫看见桑林深处有个女子,就追了过去,没有追上,扫兴而归。这时他的妻子早在盛怒之下离开了他。我笑他追女不得,反失妻子,成了光棍。”إ
简子如梦方醒,说:“如今,我讨伐别国,也会失掉自己的国家,变成亡国之君。”于是下令收兵回国。ؤ
【题旨】决策与行动应深知其后果。劝人要讲究方法。ؤ
4.【樊姬译文,樊姬,楚国之夫人也.楚庄王罢朝而晏.问其故,庄王曰:《樊姬》原文: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荚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于是避舍使人迎刊、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此之谓也.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己同处.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伯.译文:樊姬,是楚庄王的夫人.楚庄王登上王位之后,喜欢打猎,樊姬不断规劝楚庄王,可是楚庄王依然喜欢打猎,于是樊姬就不吃禽兽肉.楚庄王改正了过错,处理政事很勤敏.楚庄王曾经上朝,散朝很晚.樊姬下殿来迎接他,问:“为什么散朝这么晚?也许饥饿疲倦了吧?”楚庄王说:“跟贤人在一起,就不知道饥饿疲倦了.”樊姬问:“大王所说的贤人是谁啊?”楚庄王说:“是虞丘子.”樊姬听了,掩着嘴荚起来.楚庄王问:“你笑什么呢?”樊姬说:“虞丘子算是贤臣了,但不能说是忠臣.”楚庄王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樊姬说:“我伺候大王十一年了,派人到郑国、卫囚寻求贤女献给大王,现在比我贤良的有两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我难道不想独占大王的爱宠吗?我听说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来观察她们的才能,我不能固守私情蒙蔽国事,想让大王多见到一些人,了解别人的才能.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余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他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样做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知道贤人不推荐,这是不忠;不知道那些人是贤人,这是不智.我笑这些,不也是适宜的吗!”楚庄王听后很高兴.第二天,楚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丁虞丘子,虞丘子离开座位,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让出自己的房子,派人去迎接孙叔敖,把他推荐蛤庄王,楚庄王让孙叔敖担任令尹,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楚国史书这样记载:“庄王成为霸主,是樊姬的功劳.”说的就是这些情况.颂:樊姬谦让,没有嫉妒.推荐美人,跟自己在一起.非议讽刺虞丘于挡住了贤人进身的路.楚庄王听从她,成就了楚国的霸业.。
5.文言文农夫殴官,原文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huànzhě)①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②,仍邀③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编辑本段注释1.宦者:太监.2索:索取3.门户:指门户税.4.邀:半路拦截,这里是“硬逼着”的意思.5.才:仅,只.6.妻子:妻儿.7.与:仅仅,只8.涕:眼泪9.遂:就10.直:通“值”,价值11.黜(chù):贬斥.12.数(shuò):屡次,频繁.编辑本段译文曾经有农夫用驴驮着木柴到集市里卖,有个太监声称王宫中所设的市肆要拿这些(木柴),就给了他几尺的绢,又向他索取门户税,仍然强要驴送这些木柴到宫内.农夫开始哭泣,把所得到的绢还给官吏.(官吏)不肯接受(他的绢),(并且)说:“我一定要你的驴把柴送到宫内.”农夫说:“我有父母妻儿,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现在我把我的柴给你,不拿报酬就回去,你还不愿意,我只有一死而已了!”就殴打了官吏.(街上的官吏抓到他,然后把他的事报给了朝廷,皇上上诏书开除了这位官员,而且赐给了农民十匹绢,但是宫市这种做法也没有因此而改变.谏官和御史多次上奏折提意见,皇上不听.)道理这篇文言文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残酷迫害.深刻揭露“宫市”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但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面寻宫使的掠夺,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选文中的卖柴翁却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在被逼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奋起反抗,怒殴宦者.还有一个原因:因为长期被压迫,内心积压的愤恨都发泄了出来.也同时反映了古代时宦者(太监)对贫苦农民百姓的收费的贪婪!没题啊,就回答你这些吧.。
6.(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8、B9、D10、A11、11.(1)匈奴没有可守的城池,也无可守的积蓄(或财物),如同鸟飞翔一样迁徙,难以俘获并控制他们。
或者:匈奴(既)没有城池可守,也没有财物可守,如同鸟飞翔一样迁徙,难以俘获并控制他们。(2)对上使国库空虚,对下使百姓疲惫,以能到(或在)外国(打仗或逞威)为称心如意之事,并非是完美的事情。
8.B(备:完备)9.D(①④不是依据)10.A(主父偃并没有死罪)11.(1)居:守;委积:积蓄,财物;鸟,像鸟一样;制:控制。各1分,句意1分,共5分(2)虚:使动用法,使┅┅空虚;敝:使动用法,使┅┅疲惫;甘心:以┅┅为称心如意的事;完:完美各1分,句意1分,共5分参考译文:我听说圣明的君主不会厌恶恳切的进谏以使自己的视野开阔,忠臣不会为了躲避重罪,而不敢直言进谏,因此不会有遗漏的策略而功业流传百世。
现在我不敢为了逃避死亡而隐瞒忠心,来献上愚昧的计策,希望陛下赦免我的罪过并稍加考虑。《司马法》中说:“国家即使大,如果好战也一定会灭亡;天下即使平安,忘记战争也会灭亡。”
天下已经平定,天子快乐,春秋狩猎,诸侯春秋练兵,以此来不忘记战争。况且愤怒的人是违背道德的,武器即是凶器,争夺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古代的君主一旦发怒,一定会有伤亡,所以圣明的君王会慎重行事。只顾战胜而用尽武力的人,没有不后悔的。
秦始皇凭借战胜对手的威武,竟想攻打匈奴。李斯劝谏说:“不可以攻匈奴。
匈奴没有可守的城池,也无可守的积蓄(或财物),如同鸟飞翔一样迁徙,难以俘获并控制他们。如果派轻骑部队深入匈奴,那么军粮必定断绝;如果携带许多粮食进军,物资沉重难运,也是无济于事。
就是得到匈奴的土地,也无利可得,遇到匈奴百姓,也不能役使他们加以守护。战胜他们就必然要杀死他们,这并非是为民父母的君王所应做的事。
使中原疲惫而以打匈奴为心情愉快之事,这不是好计策。”秦始皇不采纳李斯的建议,就派蒙恬率兵去攻打匈奴,开辟了千里土地,以黄河为国界。
让军队在风吹日晒了十多年,死的人不可胜数,始终没能越过黄河北进。这难道是人马不足,武器装备不充裕吗?这是形势不允许呀!男人努力种田,也不能满足粮饷的需求,女子纺布绩麻也不能满足军队帷幕的需求。
百姓疲惫不堪,孤儿寡母和老弱之人得不到供养,路上的死人一个挨一个,大概由于这些原因,天下百姓开始背叛秦王朝。所以《孙子兵法》上说:“发兵十万,每天耗费千金。”
那秦朝经常聚积民众和屯兵几十万,虽然有歼灭敌军,杀死敌将、俘虏匈奴单于的军功,这也恰恰足以结下深仇大恨,不足以抵偿全国耗费的资财。(如果)对上使国库空虚,对下使百姓疲惫,以能到(在)外国(打仗、逞威)为称心如意之事,并非是完美的事情。
那匈奴难以俘获并控制住,并非一代之事。他们走到哪里抢到那里,侵夺驱驰,他们以此为职业的原因,是天性本来如此。
上自虞舜、夏朝、商朝和周朝,本来都不按法律道德的要求来督导他们,只将他们视为禽兽加以畜养,而不把他们看作是人类。上不借鉴虞夏商周的经验,下却遵循近世的错误作法,这正是我最大的忧虑,百姓最感痛苦的事情。
况且战争持续一久,就会发生变乱;做事很苦,就会使思想发生变化。这样就使边境的百姓疲惫愁苦,产生背离国家的心情,使将军和官吏们相互猜疑而与外国人勾结,所以尉佗和章邯才能实现他们的个人野心。
那秦朝的政令所以不能推行的原因,就是因为国家大权被这两个人所分的结果,这就是政治的得和失的证明。所以《周书》说:“国家的安危在于君王发布的政令,国家的存亡在于君王用什么样的人。”
希望陛下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对此稍加注意,深思熟虑。
7.文言文阅读答案史记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
父世观津人。喜宾客。
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
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
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驩。
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
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孝景三年吴楚反,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
婴入见固辞谢病不足任。太后亦惭。
於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邪?”乃拜婴为大将军,赐金千斤。婴乃言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在家者进之。
所赐金陈之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金无入家者。窦婴守荥阳监齐赵兵。
七国兵已尽破,封婴为魏其侯。诸游士宾客争归魏其侯。
孝景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孝景四年立栗太子,使魏其侯为太子傅。
孝景七年栗太子废,魏其数争不能得。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
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
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间处而不朝。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
桃侯免相窦太后数言魏其侯。孝景帝曰:“太后岂以为臣有爱,不相魏其?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难以为相持重。”遂不用,用建陵侯卫绾为丞相。
武安侯田蚡者,孝景后同母弟也,生长陵。魏其已为大将军后,方盛,蚡为诸郎,未贵,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
及孝景晚节蚡益贵幸,为太中大夫。蚡辩有口学槃盂诸书,王太后贤之。
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称制,所镇抚多有田蚡宾客计筴,蚡弟田胜,皆以太后弟,孝景后三年封蚡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
建元元年丞相绾病免,上议置丞相、太尉。籍福说武安侯曰:“魏其贵久矣,天下士素归之。
今将军初兴未如魏其,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魏其为丞相将军必为太尉。
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让贤名。”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於是乃以魏其侯为丞相,武安侯为太尉。
籍福贺魏其侯,因吊曰:“君侯资性喜善疾恶,方今善人誉君侯,故至丞相;然君侯且疾恶,恶人众,亦且毁君侯。君侯能兼容则幸久;不能,今以毁去矣。”
魏其不听。魏其、武安俱好儒术,推毂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
迎鲁申公欲设明堂,令列侯就国,除关,以礼为服制,以兴太平。举适诸窦宗室毋节行者,除其属籍。
时诸外家为列侯,列侯多尚公主,皆不欲就国,以故毁日至窦太后。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是以窦太后滋不说魏其等。
及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而免丞相、太尉,以柏至侯许昌为丞相,武强侯庄青翟为御史大夫。
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武安侯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武安日益横。
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以武安侯蚡为丞相,以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
天下士郡诸侯愈益附武安。武安者貌侵,生贵甚。
又以为诸侯王多长,上初即位,富於春秋,蚡以肺腑为京师相,非痛折节以礼诎之,天下不肃。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是后乃退。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
武安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於道。
前堂罗锺鼓立曲旃;后房妇女以百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可胜数。
魏其失窦太后,益疏不用,无势,诸客稍稍自引而怠傲,唯灌将军独不失故。魏其日默默不得志,而独厚遇灌将军。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
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
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
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於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
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
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馀,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
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
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
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
孝景时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交,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