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不写菊花源记,而写《桃花源记》

一生钟爱菊花的陶渊明之所以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是因为桃花在古代的意义一直比较积极,而菊花一直是象征着淡薄,有一股萧瑟的味道,所以《桃花源记》这个名字其实远比菊花源记这个题目更加合适。

在《诗经》中曾经用桃之夭夭来形容桃花,这就是在夸桃花十分繁华艳丽。除了《诗经》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古代的诗歌都将桃花看作是繁荣的象征。还有学者认为在神话故事《夸父逐日》的结局中,夸父就是化身为一片桃林了;《夸父逐日》这个神话故事的结尾写道:夸父逐日而死,最终扔掉了自己的权杖,化身为一片桃林。由此可见桃花在古代的意象都是十分积极的,所以在古代诗人的诗歌中,桃花象征的都是还不错的东西,因此陶渊明也将自己心目中的乌托邦看作是桃花源。

但是陶渊明最喜欢的菊花,从古至今就是一个萧瑟的意象。菊花本来就是在秋风萧瑟的秋天才盛开,所以菊花生来就透露着一股凄凉的感觉。再加上菊花盛开的时候,已经不是百花盛开的时节了,所以古人也认为菊花是一种淡薄的花卉。陶渊明的自身性格其实也是很像菊花的,不爱繁华爱清静,不爱慕虚荣,而是淡薄名利,但是如果将《桃花源记》改为菊花源记的话,那么陶渊明心中那个心之所向的乌托邦就不再是鸡犬相闻的了,而是萧萧瑟瑟的,很显然这并不符合《桃花源记》中想要表达的主题。

综上所述《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就是陶渊明十分向往的一个梦中仙境,所以用意象积极的桃花比用意象萧瑟的菊花更好一些。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