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和希腊共有爱琴海,为何大多数岛屿却属于希腊

土耳其凯末尔政府不接受《色弗尔条约》,持续对抗战胜国军队,而此时希腊军队已逐渐溃败,使得战胜国必须转而与凯末尔政府协调。

1923年7月,战胜国与凯末尔政府签署《洛桑条约》终止希腊、土耳其两国几年来的纷争。

爱琴海东岸的岛屿明明离着土耳其很近,与希腊共同拥有爱琴海,却大都属于希腊,成为了憋屈的土耳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巴尔干半岛抵抗: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奥斯曼帝国在16世纪之后,成了横跨部分欧亚非三洲的势力。巴尔干半岛为14世纪奥斯曼势力拓展的主要目标,比起掌握阿拉伯地区、伊斯兰圣地麦加的时间来得早很多。

但是随着奥斯曼在近代势力衰退之际,巴尔干出现抵抗奥斯曼、瓦解奥斯曼的力量。其中希腊的独立运动,就是奥斯曼分崩离析的开始。

18世纪末,黑海与周边地区早已笼罩在北方的俄国势力之下,巴尔干也无法避免。但并非只有俄国有意染指巴尔干,邻近的奥地利也是。俄国当时的规划是让巴尔干西北方划归奥地利势力范围,而在东南方扶植希腊的势力,借此将奥斯曼从巴尔干排挤出去。战争随之而起,奥斯曼最后吞下败仗,不得不接受俄国的安排。

与此同时法国革命的影响扩大,其中的民族主义思潮在巴尔干逐渐扩散,开始出现显著的抵抗奥斯曼管辖行动,希腊就在这样的气氛下于1821年走上脱离奥斯曼之路。

当时不少希腊人宣传“解放祖国”的论调,也主张希腊人与奥斯曼人分属不同民族,奥斯曼人是几世纪以来的外来侵略者,应该退出欧洲。

1821年,希腊爆发独立起义

尽管不是所有希腊人都认同此一论点,但是一旦有这样的政治氛围存在,就成了影响奥斯曼政府能否稳定的未爆弹。奥斯曼政府派兵处理希腊问题,本应只是一国处理自家事务,却逐渐演变成国际大战。俄国认为希腊的独立运动是打击奥斯曼的绝佳机会。

但英国对这样的情势颇为担忧,在奥斯曼较为南方的区域,包括埃及、红海,多在英国的掌握之下,俄国处理希腊问题,意味着其势力得以持续南下、甚至突破黑海进入地中海,这对英国必然形成威胁。尽管英国向俄国表示支持希腊脱离奥斯曼,但理想方式应是成立自治政权,同时效忠奥斯曼权威。

巴尔干的基督徒土豪

5个条约:希腊持续渗透小亚细亚半岛

奥斯曼当然不愿意接受上述的安排,1828年4月俄国再度向奥斯曼开战。奥斯曼战败经过多次交涉,借着《纳伊条约》,划定了阿尔塔、沃罗作为希腊与奥斯曼的边界线。

《纳伊条约》,将爱琴海沿岸的西色雷斯

但是希腊仍持续与奥斯曼对抗,在后者节节败退的情况下,英俄于1830年2月达成《伦敦议定书》,奥斯曼确定承认希腊独立。其实欧洲强权并非诚心诚意关怀希腊是否独立,而是为了利益竞争,毕竟若俄国对奥斯曼压力不减,将损及英国在西亚的优势,所以英国必须藉由参与这问题的讨论来“刷存在感”。

《布加勒斯特条约》,马其顿被一分为三

希腊的独立让巴尔干各方势力前仆后继脱离奥斯曼,当然也同样吸引了强权介入。奥斯曼多次镇压巴尔干的独立运动,不满意任何欧洲强权的安排,导致1877年俄国、奥斯曼帝国战争再起。

当奥斯曼又是战败一方时,被迫必须再度接受强权的摆弄。1878年7月的《柏林条约》条文中提到希腊可获得色萨利地区。1908年奥斯曼因立宪革命而导致在巴尔干的权威更加削弱,掀起1912年与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1913年5月,奥斯曼与巴尔干诸多势力签订签署《伦敦条约》,奥斯曼与巴尔干之间,以埃诺斯与米迪耶为界线,也把克里特岛让给希腊。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三年,俄国在十月革命后,苏联决定退出战场,巴尔干顿时卸下来自北方的压力。但这对于原本是俄国的盟友英国来说却是不利的消息,遂促成希腊与奥斯曼的战争,以加强英国阵营在巴尔干的力量。

尽管奥斯曼在1918年10月底已宣告战败,希腊军队却持续渗透安纳托利亚(小亚细亚半岛),并将伊兹米尔(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作为重要据点。

古代希腊方言的分布

1920年4月,一战时期著名的将军凯末尔在安卡拉建立政府,与已经没有抵抗能力的奥斯曼帝国分道扬镳。在英国的调解之下,希腊退出色雷斯的马里乍河以西。8月,奥斯曼帝国与战胜国签署了《色弗尔条约》。希腊拥有爱琴海的小岛,掌控达达尼尔海峡。

希腊不愿放弃东色雷斯与伊兹米尔:《洛桑条约》终止两国的纷争

凯末尔政府不接受《色弗尔条约》,持续对抗战胜国军队,而此时希腊军队已逐渐溃败,使得战胜国必须转而与凯末尔政府协调。凯末尔政府强调东色雷斯的重要性,掌握这区域带有保障伊斯坦堡与凯末尔政府安全的意涵。

1912年,土耳其军队向希腊军队投降

倘若如此凯末尔政府与希腊的边界,就会回到1913年“埃诺斯—米迪耶线”。希腊一再对奥斯曼帝国领土“蚕食鲸吞”,当然不愿意放弃在东色雷斯与伊兹米尔。

于是一切都乱了套,为了尽快解决问题,1922年3月英国同意凯末尔政府拥有色雷斯东部五分之二的土地,也要求希腊军队撤出安纳托利亚。但希腊不愿再受英国干涉,径自出兵占领伊斯坦布尔,却被凯末尔军队击败。

英国最后只好同意让凯末尔拥有黑海海峡的主权,以避免凯末尔有更多要求。1923年7月,战胜国与凯末尔政府签署《洛桑条约》,终止两方几年来的纷争。

希腊与凯末尔政府以阿尔达河与马里乍河汇流处为北方分界点,沿着马里乍河下游往南划至爱琴海。同年10月,土耳其共和国建立。

尽管两国有这段对峙的历史,但在30年代双方都有意尽释前嫌携手合作,之后,两国也在二次大战结束后同样受到苏俄压力,这也让美国撒下大笔钞票金援土、希两国,以作为苏联阵营的前线。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与对立,在外力的介入下更显得错综复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