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是三十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原名戴梦鸥浙江省航县人,作品有诗集《我底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他的思想和艺术上都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27年左右。他的思想上充满了幻灭的忧伤。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雨巷》。这是他最著名的抒情诗。诗人在低沉的调子里抒发了自己幻灭的沉重情绪,这时期的特征是了诗歌中对现实不满,失望、幻灭和痛苦的情绪。
第二阶段是1928年到1937年。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断指》和《我底记忆》。这时诗人的思想由幻灭进一步发展到绝望,内心也充满了自我陶醉与莫名的惆怅。诗人在这一阶段的诗艺走向成熟,不论是继承传统诗词艺术外,还是学习外国的诗艺,再也不着表面上的痕迹。
发出了种与众不同的声调,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又具有名副其实的“现代风味”,自成一派,从而成了一位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派》代表诗人。这时期的特征是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流,情调比较低沉,有较多的感伤气息。
第三阶段1937年后的抗日战争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元旦祝福》、《狱中题壁》、《我用残缺的手掌》等。此时的他终于从个人狭隘的天地走了出来,走进了为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而斗争的有责任感的诗人行列,他的诗歌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这时期的特征是诗人为民族解放慷慨赴义的勇气和胸有成竹的信心。
扩展资料:
戴望舒人物经历:
1913年,入杭州鹾武小学读书,开始拥有私人阅读空间,阅读古典说部和《水晶鞋》、《木马兵》等外国童话。
1919年,考入宗文中学。
1922年8月,首次公开发表文学作品小说《债》,载《半月》第1卷第23期。9月,与张天翼、施蛰存、叶秋源,李伊凉及马天骚等在杭州成立兰社。
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师从田汉在校期间,学习中外文学和革命理论,参加实际斗争。
1925年6月,上海大学被封。秋,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语。
1926年与施蛰存、杜衡等人创办《璎珞》旬刊,发表诗作《凝泪出门》。
1927年写的《雨巷》。1928年发表《雨巷》,并与施蛰存、杜衡、冯雪峰创办《文学工场》。
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
1932年,任《现代》编辑。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
1935年春,被里昂中法大学开除回国,开除原因一说是在中法大学学习1年多时间,不上课,不按时交作业,年终也不参加考试,到了期限即回国。
一说是在西班牙旅游期间参加反法西斯游行,法国警方通知中法大学当局,这个学生不能再留法国。3一4月,乘船回国到上海。不久与施绛年解除婚约。先开始筹办《现代诗风》杂志。
1936年6月,与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结婚。
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这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新诗》在1937年7月停刊,共出版10期,是新月派、现代派诗人共同交流的重要场所。
1937年1月第3本诗集《望舒诗稿》由上海杂志公司出版。抗战爆发后戴望舒转至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创办《耕耘》杂志。
1938年3月,一起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5月,抵达香港。8月,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
1939年3月,“文协”香港分会成立,为适应环境,改称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留港通讯处”,戴望舒当选为首届干事,同时兼任研究部和西洋文学组负责人,《文协》周刊编辑委员。
7月,和艾青主编《顶点》。10月,参与“文协”香港分会、中国文化协会、中华漫画界协会香港分会、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香港分会联合举办的“鲁迅逝世三周年纪念会”的策划和筹备工作。
1941年底,因宣传革命,被日本人逮捕入狱。
1943年1月,给穆丽娟寄“离婚契约”。5月30日,与杨静(丽萍)在香港结婚。
1946年3月,全家赴上海。8月,经周煦良介绍,任暨南大学教授,教西班牙文。
1947年7月,因参加教授联谊会、支持进步学生爱国民主运动,被暨南大学解聘。8月,任上海市立师范专科学校教授、中文系主任,教唐诗研究和中国古代小说史,同时兼任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教授,教音韵学。
1948年5月,因参加教授罢课,被上海市立师专校长串通地方法院,污陷控告,说是香港汉奸文人,出票传讯,被迫离沪,携妻女再度赴港。
1949年2月,与杨静离婚。3月,离港抵北平。6月,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
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