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不一定死掉了,或许原本就没死,最后被汉军俘虏,成为某个汉军将领的「美人」也说不定呢。
毕竟那是秦末的楚汉相交之际,那时的「美人」,几乎等同于财宝,今天在这个胜利者手里,明天在那个胜利者手里,太常见了。
项羽到咸阳后,不也掠夺了珠宝和美人,装上车,运回彭城了吗?
当时的「美人」们,应该对于自己浮萍一般的命运,习以为常了。
今天为魏王姬,明日为汉王织室奴,后天为汉王姬;昨日为赵王姬,今天被汉王幸,明日进囚牢,后天怨而自杀。——这就是那时「美人」的命运。从一而终白头偕老什么的,都是颠鸾倒凤时骗人骗己的鬼话罢了。
太史公并没有明文记载虞姬的下落,或许是自杀了,或许是被项羽杀了,又或许根本就没死,最终成为某个将军的姬妾,甚至成为汉王刘邦的姬妾也说不定,毕竟虞姬也只是个普通的「美人」,屁股决定脑袋,虞姬凭啥就要有超越时代的认识意识?那个时代的「美人」,只要是貌美,只要是乖顺,总是会有归宿的,虞姬若是不死,当然也会有归宿。
当然虞姬更有可能的结局是被项羽当场杀掉或自杀了。
虽然太史公司马迁并没有明确写虞姬死掉了,但从《项羽本纪》中「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的记载来看,项羽跑路的时候应当是没有带上虞姬的,作为「常幸从」的「美人」,没有被项羽带着走,本身就不正常。
项羽在《垓下歌》中特意提到虞姬,而且提了两遍,明确表明,自己虽是曾霸有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但却无力保护虞姬的周全,只能一遍遍徒叹奈何。
聪明的虞姬听到项羽的垓下歌,当是知道,唯有自杀,放能打消项羽的担心,让项羽心无牵挂地回到江东,东山再起。
后人也根据《项羽本纪》中的记载,顶着虞姬的名,附会了一首虞姬和(hè)项羽《垓下歌》的五言诗,诗中明确传达了虞姬将自杀的信息——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
这说明在多数读者的意识里,虞姬若是识趣,应当自杀。
但是面对死亡,并非每个人都有自杀的勇气,虞姬也可能不自杀的,虞姬清楚,项羽对她,跟其他诸侯对她,未必有太大的两样,只要自己的相貌在,就很有可能继续被宠被幸,甚至会生下王子,让自己的家族平步青云,因此对于虞姬来说死亡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虞姬果然存有这种心思,虞姬很可能是被项羽或项羽的侍从杀掉了。
那时是战争年代嘛,项羽又急着跑路,根本不可能有充足时间来料理虞姬的后事。
因此我推断若是虞姬识趣,自杀,项羽有可能会厚待虞姬一点,对虞姬进行简单的掩埋;若是虞姬不识趣,不肯赴死,项羽有可能不对虞姬的尸首做任何处理。
有人说刘邦在逃跑的路上推坠孩子无耻、心狠,那项羽逼杀虞姬,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战争残酷的一面啊,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