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当时没有选择北伐,而是休养生息,蜀国结局怎样

公元263年,曹魏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大军讨伐蜀国。后钟会正面与蜀汉大将军姜维相持于剑阁,由邓艾开辟第二战场,偷渡阴平,直取蜀汉腹地。诸葛瞻战死绵竹后,成都空虚,刘禅只能无奈投降。蜀汉宣告亡国。有人将蜀汉亡国的责任,追溯到诸葛亮和姜维多次北伐,穷兵黩武,最终国力消耗殆尽,乃至亡国。

如果时空可以倒流,想当年,诸葛亮没有发动北伐,而是选择休养生息,蜀汉还会亡国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蜀汉还会亡国,只是在东吴之后亡国。依据演义及三国志相关史料,简要分析如下。

首先如果诸葛亮没有北伐,选择休养生息,蜀汉人力、武力、国力尚存,不会在曹魏灭蜀之战中毫无还手之力。

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连陇右也没占领,至于大都市长安,更加是望洋兴叹。但是诸葛亮和继任者蒋琬仍然乐此不疲,几乎连年北伐,劳民伤财,徒劳无功。像这样的北伐,如果再来几次,不用曹魏攻打,自己就土崩瓦解了。最后邓艾仅率少数疲惫不堪的军队,将诸葛瞻养精蓄锐的五万御林军歼灭于绵竹。面对邓艾军队进犯成都,刘禅只能递交降书顺表。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后主令近臣推出宫门,遂令谯周作降书,遣私署侍中张绍、驸马都尉邓良同谯周赍玉玺来雒城请降。

如明朝末年辽东女真崛起,明军屡战屡败,仍旧自视甚高,拒绝和后金议和。明朝继续加收辽税投入辽东这个无底洞,导致民不聊生,大规模爆发了农民起义。后明朝陷入内外交困的绝境,两线作战,两线失败,最后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这就是不知道变通,一直穷兵黩武的反面教材。

其次如果诸葛亮没有北伐,选择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后,可以先选择攻打东吴。

演义中蜀汉夷陵之战并不是简单的复仇之战,刘备高瞻远瞩,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能打下汉中已经是万幸了,再难向前推进一步了。刘备知道先难后易,更容易取得大的战果,会有很大的回报。因此刘备借着为二弟关羽报仇的幌子,出七十五万大军讨伐东吴。其实刘备真实目的可能为先灭东吴,再伐曹魏。曹魏比东吴和蜀汉加起来都强大,像诸葛亮那样盲目北伐,事倍功半,很难有实际战果。

如果刘备借着为关羽和张飞报仇的名义,同仇敌忾,一举消灭东吴,整合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人力、物力,或许能和曹魏争一个高低。有人提出反驳意见,认为如果蜀汉和东吴自相残杀,可能被曹魏得利。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只是很小罢了。如夷陵之战期间,曹魏一直坐山观虎斗,坐看蜀汉和东吴之间的战争。还有人提出如果蜀汉和东吴经过惨烈战争,得胜的一方也是实力大损,挡不住曹魏的攻击。

其实这种情况也没必要担心,得胜一方经过了战争的洗礼,留下的都是精兵强将,而曹魏多年没有战事,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此消彼长胜负犹未可知。如朱元璋就是在南方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竞争对手,挥师北伐,成为古代第一个也是唯一个北伐胜利者。

最后如果诸葛亮没有北伐,选择休养生息,应该不会第一个亡国的。

有一句俗语: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这是四川地区的政治、军事、地理特点所决定的,易守难攻,自成一派。巴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是最后的屏障。如东汉末年刘焉进入西川领益州牧,中断与中央朝廷联系,成为第一个割据军阀,如安史之乱唐玄宗入蜀避难,并以此为后方基地克复中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但是三国时期蜀汉却成为第一个灭亡的,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和大多数蜀地政权结局不一样。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连飞鸟都感觉很难通过,更别说人了。因此蜀汉有天然屏障,还被攻破,这说明蜀汉已为空壳子,连挡不住曹魏的一次攻击也撑不下来。诸葛亮和姜维的多次军事行动将蜀汉的国力给消耗殆尽了,连防守也做不到。

如果蜀汉还有部分实力,能抵挡住曹魏的几次攻击,曹魏会知难而退的,将攻打东吴。即使蜀汉亡国,也是在东吴之后。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