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在这部电影中看到意料之中的主题——“信仰”,那这部电影就干枯了。
因为它说的不是信仰的故事,不是宗教的故事,而是人的故事,是人的生活。
整部影片没有宣扬任何信仰,它没有告诉你冈仁波齐和胜乐金刚是什么关系,没有告诉大家那是“世界的中心”,它也没有说转山就能心想事成,整个行动的起因显得那么草率,一个老人和一个中年人烤着火,老人说了那么几句,这件事就定下了。
但我看完整部电影后,脑子里出现的却是另一个故事。
有这么两兄弟,他们走过人生的长路,从青年到壮年,再到垂垂老矣,他们播下了繁衍的种子,又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死亡。他们都心想这一生作为人来说就要圆满了,来生又将去向何方呢?哥哥遵循喇嘛的教导,准备前往神山冈仁波齐,他要在那升华自己的灵魂,脱离日渐腐朽的肉体,向下一个目的地进发。但是他的灵魂比他的身体出发得更早,这是一场遗憾吗?至少在弟弟看来,是的。弟弟不希望有这样的遗憾,他一生为了照顾哥哥的家人无妻无子,除了哥哥再无牵挂,他立志要完成哥哥最后的事业,他望着自己生命的尽头,盘算着时日。
这一天他对哥哥的儿子看似漫不经心地说道:“你的父亲,我的哥哥,在死前总想到冈仁波齐去转山,可惜的是还没成行他就先走了。我不想留下这样的遗憾。”
哥哥的儿子尼玛扎堆,听出了他叔叔杨培的话外之音,他的叔叔已经看到生命的尽头就在眼前,他的遗愿清单上只有一条,到冈仁波齐去朝圣。
尼玛扎堆很犹豫,他知道这件事很难,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很多的时间,而且一旦决定,是不能中途放弃的,所以他对叔叔的话不置可否,他知道,自己无论反对还是赞同,叔叔都一定会去,自己无论是否跟随,叔叔都会出发,哪怕孤苦无依地死在半路上。
他考虑了很久,他想起了他的父亲,他回想了自己的一生,他看着眼前的家人,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孩子,他是一家之长,是顶梁柱。当初是父辈对自己的照顾,才让自己能够拥有现在的生活,如今,他是大家长,他要担负起照料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责任,无论是活着的家人还是死去的家人。
尼玛扎堆在吃饭时,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他要带叔叔前往冈仁波齐。没有人提出质疑,因为这不是在和任何人商量,这只是一个通知。
这件事在当地传开了,许多人都来找尼玛扎堆,想要加入这支队伍,尼玛扎堆一一应允,这个沉默的男人就像大地一样沉稳,他不会拣择自己的同伴,因为他知道自己能照顾好他们,他的自信和他的从容,让他显得有些木讷,但却无比可靠。
整个队伍中真正抱有神圣的精神的,只有尼玛扎堆。叔叔杨培求的是灵魂的升华,孕妇求的是自己孩子的平安,失意者求的是得到安慰,屠夫求的是洗清自己的罪恶,小女孩求的是回应长辈的期许,少年求的是见识外面的世界。
尼玛扎堆从不为自己和他人求任何事,他是整个行动的领头人,他拿出积蓄,杀牛取肉,准备行装,开着自家的拖拉机,他为的只是把这一行人带到目的地。
整条路男女老少都有,也有着各自的内心诉求,尼玛扎堆作为掌舵的人,他没有杂念,他身在其中却仿佛旁观者,他领导着众人,也跟随着众人,他保护着所有人,支持着所有人,而这样的事对他来说习以为常,因为他就是所有人的大家长。
尼玛扎堆与其他人的反差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而整部影片在人物的设置上也充满了反差。
孕妇与老人的反差,是生与死的冲突与统一。
在行程开始后没多久,新生儿诞生。孩子在一路上渐渐长大,老人也愈加衰老。孩子总是越长越快的,老人也老得越来越快,最终,生与死在冈仁波齐交汇,既是终点,也是起点。
如果再加一点轮回上的猜想,这个新生儿也许正是杨培哥哥的转世,这一次,两兄弟得偿夙愿,相互道别,不禁让我想到汤显祖的名言: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这种生死相依的深情,不但不足为外人道,往往也是不自知的。
生的蒙昧死的混沌,在冈仁波齐交织盘旋,最终消弭,只留下由虚无而生的充实,和从愚痴中生出的清醒。
小女孩和屠夫也是一种反差,如日月的起落,他们所象征的是消长。
朝圣路上磕长头,为的是什么?每个人所为的都不同。
小女孩很听话,她参加这次行程是为了回应长辈们对她的期待,而她磕长头,为的却是那一句“磕头长知识”。
屠夫前往冈仁波齐,则是为了减少自己杀生的罪恶,他是为了“磕头消业障”。
他们的反差很明显,一个在做加法,一个在做减法。
人总是擅长做加法,却难于做减法,影片中小女孩与屠夫的状态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小女孩磕头很卖力气,脸上有着完全不同于周围成年人的坚毅,即使生病发热,她也没有因此休息。
屠夫却不同他脚步蹒跚,总是落在队伍的后面,眉宇间流露出深深的疲惫和悲伤。
屠夫磕头磕着磕着,像失去了所有的力气,头抵在地上,再不动弹。原本在后面的小女孩,一点点超过他,没有停留,只是在路过的时候让他加油,不要停下。
屠夫仿佛死了一般,过了很久,才挣扎着起身,继续向前。
这简单的加油,只有小女孩能说,也只有小女孩说,屠夫才听得进去,才不会变成一种说教。
磕头真能长知识吗?未必然也。
磕头真能消业障吗?未必然也。
这是一场心中的加减运算,此消彼长,为的是找到心中的平衡。知识有没有增加,业障有没有减少,在内心的平静面前,微不足道。
有时心中的预期与结果是有偏差的,本来只是想消消业障,涨涨福德,结果一不小心就成佛了,当然这靠的也不光是自身的努力奋斗,也要考虑到事物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这也是佛教修行的原则,重点不在于当下行为的实际成效,而在于它对未来深远的影响。由此来看只是偶然一句“南无佛”也可令人后世成佛。
但我先前说了,这部影片不只关于信仰或修行,它实际上很平实,很脚踏实地,所以让我们把之前那些虚的东西先放到一边。
小女孩与屠夫就像硬币的两面,前者仿佛纯净的白纸,可以任意涂抹希望的色彩;后者却像陈旧的抹布,似乎无论如何搓洗,也无法回归本色。但当他们走在同一条朝圣之路,在此消彼长的不断轮转中,硬币开始旋转。
既不是正面也不是反面;既是正面,又是反面。
这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状态,才是人最常见的状态。我们心中有小女孩,坚毅却不明所以努力却不知方向;我们心中也有屠夫,为了生存违背本心,在自我谴责中渴求原谅。
灵动与僵硬活泼与沉默,单纯与世故,憧憬与悔恨……
人生的复杂就在于,所有的矛盾互不相让,却又不可分割,而你,必须把它们都带上路,直到终点。
小女孩一路走来似乎有所成长,屠夫渐渐露出又丑又憨的笑容,在这一场加加减减中,改变已悄然发生。
还有一位苦难的承受者,他在建新家时遭遇事故,两死一伤,为了赔偿,卖掉了家中的汽车、牦牛,还欠二十多万,这样的债务,是他无法承受的。
他,是队伍中的约伯,他在苦难中开始怀疑信仰,在他哽咽地叙述自己朝圣的理由时,他心中的疑惑与痛苦溢于言表:
“为什么?为什么我要遭遇这样的事情?神、佛、菩萨为什么不来帮助我?”
就像《圣经》中的约伯,他对过去自己所被教导的一切提出了质疑:如果一个人并非行为有亏,但却遭遇横祸,这难道是公平的吗?
受难者在灾难面前屈服了,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周围的人纷纷议论他肯定是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才会得此报应,他有口难辩。
这一次朝圣是他对自己的救赎,他开始接受眼前的现实,他要振作精神,他要完成一项壮举,一个挑战,告诉自己,自己连这样的挑战都能完成,难道还会怕过去的苦难吗?
他需要证明自己,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证明自己,看起来很傻,但当所有人都不再信任你,不再看得起你,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做些能让你看得起自己的事,即使知道这件事对于改变现状收效甚微,但如果不迈出这一步,就永远无法爬出暗无天日的深坑。
为了未来他迎着未知,走向了冈仁波齐。
这部影片说的不是山,而是人,是人生。
老中青三代在这个队伍中汇聚,七十多岁的老人杨培,四十多快五十岁的中年人尼玛扎堆,十八岁的青年人达瓦扎西。
年轻的达瓦扎西,想要出来见见世面,对发廊的理发师依依不舍。迷茫、害羞、好动,充满幻想,却不知如何作为。他还是个大孩子,开始自觉可以决定自己的未来,但又不知道怎么迈出那一步,还不知道怎样成为大人。
中年的尼玛扎堆是肩上能跑马的汉子,担起一家的重担,话不多,但言出必行。面对车祸坦然接受,指挥众人继续前进;面对钱粮已尽的窘境,毫不畏惧,指示大家打工攒钱再出发。他一呼百应的背后,是无声却有力的付出,他是一个成熟的男人,可靠的男人。
年老的杨培看似衰弱,但却是所有人最强大的精神后盾。他的存在是这次朝圣最原始的意义;他的存在,是队伍中所有人的榜样。那么大的年纪,一路上从未叫苦叫累,得空时还会以自己的经验教导大家。所有人只要看到有他在,只要他没有倒下,心里就觉得这件事总是能干得成的。
这也是最终杨培去世时所有人惊愕静止的原因,在那短短的几秒,所有人的心一下子就空掉了,但尼玛扎堆没有迟疑,一句“你去请喇嘛过来”在打破沉默之余,也接过了叔叔杨培的担子。他是从一开始就知道叔叔将会走的,所以只有他没有惊讶,只是平静地安排后事。
事实上这三个人都处于一个转型期,或者说更年期。达瓦扎西的十八岁,是未成年与成年的转折;尼玛扎堆的四十八岁,是中年向老年的过渡;至于杨培,跨过的是生与死的门槛。
这一切的转变,都在这条路上静静发生着,他们各自的行为,也是男人各个年龄阶段的典范。
年轻时需要走出家乡的志气,但不是脱离家人、胡作非为的邪气。你会遇到珍爱的人和事,但无论如何,你得完成你该完成的事,循着长辈引领的路,去寻找自己的出路。
壮年时一言一行都要为家庭成员负责,要学会照顾自己的家人孩子,也要学会照顾那些曾经照顾你、有恩于你的人。沉稳、有力、可靠,这些应当成为你的代名词。
老年时也许气力不济了,反应迟钝了,也没办法照顾所有人了,但存在就是最重要的意义。经验、阅历、思维,都是你的宝贵财富,肉体虽然日渐衰老,灵魂却蓬勃向上。
男人的一生女人的一生,人的一生,都该这样度过。
整部影片平淡之中藏着一头一尾两个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婴儿的降生,喧闹、焦灼、喜悦,再归于平淡,所有人在此之后又回到行程中;
第二个高潮是老人的离世,安静、平和、哀伤,再归于平淡,所有人在此之后又回到行程中。
迎接与告别都令人猝不及防,却又是意料之中。
生与死也不过是行程的一部分,经历过,走过,就过去了,整理行装再次上路,才是生活的常态。世界不会为你而停留,你也不会为世界而停留,彼此互为行者,互为过客,互为知己。
走下去无论遭遇了什么,无论处于什么阶段,走下去才是最正确的选择,现在的人不缺乏信仰,不缺乏立场,最欠缺的恰恰是走下去的勇气。是勇气不是毅力,毅力有时只是一种执念,但勇气则是一次又一次战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