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妓:
动词、指古人闲暇时进行的一种单人或多人的游玩活动,地点多数在古时专业的青楼和妓院。
娼妓和狎妓区别:
一、词性、词义的区别:
1、娼妓:
名词原本指卖艺为生的女子,后来指泛指卖淫的女性。
2、狎妓:
动词、指的是古人闲暇时丰富业余生活而进行的一种单人或多人的游玩活动,地点多数在古时专业的青楼和妓院。
二、出处的区别:
1、娼妓: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他每有人爱为娼妓,有人爱作次妻。”
2、狎妓:
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四·二十四桥风月:余族弟卓如,美须髯,有情痴,善笑,到钞关必狎妓,向余噱曰:“弟今日之乐,不减王公。”
扩展资料:
相关词组:
狎游(嬉戏亲昵);狎浪(淫秽放浪);狎侮(轻慢;侮辱);狎熟(亲昵、熟悉);狎慢(亲热轻慢);狎媟(亲昵而近于放荡);狎笑(亲昵嬉笑)。
狎习于乱而容于治,故郑人不能归。——《韩非子·南面》。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论语·乡党》。
又如:狎弄(亲近戏弄);狎近(亲近);狎异(亲近异常)。
不重视或不注意[disregard]。
礼,君不使无耻,不近刑人,不狎敌,不迩怨。——《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
又如:狎侮(轻视;忽视);狎敌(轻敌);狎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