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职业棋手从低到高分三个等级:(1)大师,相当于一级运动员;(2)国家大师,相当于国家运动健将;(3)特级大师,相当于国际健将。
最早的特级大师标准只有一个,即全国冠军获得者。因某段时间胡荣华独霸棋坛、能产生特级大师的数址极少。广州曾年年举办“五羊杯”赛,便是特级大师之间的较量。由于李义庭因故未参加,有一阵子,年年只有胡荣华、杨官璘、柳大华、吕钦登台亮相。一直到许银川获得全国冠军,特级大师仍屈指可数。这与国际象棋拥有成百的特级大师相比,反差实在太大,当然这与国际象棋手遍布世界多少有些关系。但若和围棋最高级别九段(国内已有二十多位)相比,也显得过于苛严。所以特级大师的标准也在不断放宽。你可以参阅国家象棋棋手技术等级标准:
一职业棋手
特级大师
(1)获全国个人赛冠军
(2)两次获全国个人赛第2名
(3)三次获全国个人赛第3名
(4)两次达到等级称号赛规定之胜率(附表)
大师
(1)获全国个人赛前16名
(2)两次达到等级称号赛规定之胜率(附表)
一级棋士
(1)全国个人赛第17至32名
(2)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赛前6名
(3)行业体协、计划单列市前3名
(4)全国少年个人赛前3名
二级棋士
(1)全国个人赛第32至60名
(2)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赛第7至16名
(3)行业体协、计划单列市第4至12名
(4)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前6名
(5)全国少年个人赛第4至12名
(6)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年个人赛前3名
三级棋士
(1)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赛第17至36名
(2)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第7至18名
(3)行业体协、计划单列市个人赛第13至24名
(4)县个人赛前8名
(5)全国少年个人赛第13至24名
(6)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年个人赛第4至12名
女子特级大师
(1)两次获全国个人赛冠军
(2)获一次全国个人赛冠军并获国际大师称号
(3)获特级国际大师称号
(4)两次达到等级称号赛规定之胜率(附表)
大师
(1)获全国个人赛前12名
(2)两次达到等级称号赛规定之胜率(附表)
一级棋士
(1)全国个人赛第13至24名
(2)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赛前3名
(3)行业体协、计划单列市个人赛冠亚军
(4)全国少年个人赛前3名
二级棋士
(1)全国个人赛第24至33名
(2)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赛第4至12名
(3)行业体协、计划单列市第3至8名
(4)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前3名
(5)全国少年个人赛第4至12名
(6)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年个人赛前3名
三级棋士
(1)省、自治区、直辖市个人赛第13至24名
(2)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个人赛第4至12名
(3)行业体协、计划单列市个人赛第9至20名
(4)县个人赛前8名
(5)全国少年个人赛第13至24名
(6)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年个人赛第4至12名
第二条 评定技术等级称号的有关规定
(一)凡达到等级标准中的一条标准者,即可获得申请该项技术等级称号的资格。
(二)非各级正式比赛的成绩和未明确的名次,不得作为确定技术等级称号的依据。
(三)在国际性比赛中如达到本标准规定之胜率,可作为确定技术等级称号的依据。
(四)与等级分有关的规定另发。
第三条 批准权限
(一)特级大师、大师由国家体委批准授予。
(二)一级棋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及享有审批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权限的单位批准授予。
(三)二级棋士由地区、省辖市体委及享有审批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权限的单位批准授予,并报上一级部门备案。
(四)三级棋士由县体委批准授予,并报上一级部门备案。
二、业余棋手
棋协大师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举办的全国象棋业余比赛个人前16名,团体前2名。
2.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少年比赛16岁组个人前8名;14岁组个人前6名。
3.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象棋个人赛前8名。
地方大师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举办的全国象棋业余比赛个人第17至36名,团体第3至6名。
2.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少年比赛16岁组个人第9至24名;14岁组个人第7至16名;12岁组前3名。
3.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网络、通讯象棋比赛个人第1名。
4.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象棋个人赛第9至24名,团体赛前2名。
5.省、自治区、直辖市14岁以上青少年象棋个人赛前8名。
6.计划单列市象棋个人赛前8名。
业余一级棋士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举办的全国象棋业余比赛个人第37至72名,团体第7至12名。
2.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少年比赛16岁组个人第25至48名;14岁组第17至36名;12岁组第4至16名;10岁组前8名。
3.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儿童比赛10岁组前8名;8岁组前6名。
4.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网络、通讯象棋比赛个人第2、3名。
5.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个人赛第25至48名,团体赛第3至6名;少年赛14岁以上组第9至24名;12岁组前8名;10岁组和8岁组前6名。
6.计划单列市个人赛第9至24名。
7.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个人赛前8名。
8.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少儿赛各组冠军。
业余二级棋士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举办的全国象棋业余比赛个人第73至120名,团体第13至24名。
2.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少年比赛16岁组第49至84名;14岁组37至64名;12岁组第17名至48名;10岁组第9至24名。
3.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儿童比赛10岁组第9至24名;8岁组第7至16名;6岁以下组前6名。
4.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网络、通讯象棋比赛个人第4至8名。
5.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象棋个人赛第49至108名,团体赛第7至12名;少年赛14岁以上组第25至60名;12岁组第9名至24名;10岁组和8岁组第7名至16名。
6.计划单列市个人赛第25至60名。
7.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个人赛第9至24名。
8.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少儿赛第2至8名。
9.区、县级象棋个人赛前6名。
10.区、县级象棋少儿赛冠军。
业余三级棋士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少年比赛14岁组65名至128名;12岁组第49名至96名;10岁组第25至48名;8岁组第17至36名;6岁以下组7至16名。
2.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儿童比赛10岁组第25至48名;8岁组第17至36名;6岁以下组7至16名。
3.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网络、通讯象棋比赛个人第9至16名。
4.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象棋个人赛第109至180名,团体赛第13至24名;少年赛14岁以上组第61至96名;12岁组第25名至60名;10岁组和8岁组第17名至32名。
5.计划单列市个人赛第61至108名。
6.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个人赛第25至48名。
7.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少儿赛第9至16名。
8.区、县级象棋个人赛第7至16名。
9.区、县级象棋少儿赛2至8名。
业余四级棋士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少年比赛12岁组第97名至156名;10岁组第49至96名;8岁组第37至84名;6岁以下组17至32名。
2.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儿童比赛10岁组第49至96名;8岁组第37至84名;6岁以下组17至32名。
3.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少儿赛第17至32名。
4.区、县级象棋个人赛第17至32名。
5.区、县级象棋少儿赛9至16名。
业余五级棋士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儿童比赛10岁组第97至156名;8岁组第85至144名;6岁以下组33至48名。
2.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少儿赛第33名至48名。
3.区、县级象棋少儿赛第17至32名。
业余六级棋士
1.中国象棋协会批准的全国象棋儿童比赛6岁以下组49名至72名。
2.省辖市、地区、自治州象棋少儿赛第49名至72名。
3.区、县级象棋少儿赛第33至48名。
第二条评定技术等级称号的有关规定
一、本技术等级标准为中国象棋协会象棋业余棋手技术等级序列。其技术等级称号的申请,只能依据全国各级象棋管理部门和象棋协会批准举办的比赛名次。
二、凡达到等级标准中任何一项标准者,即可获得申请该项技术等级称号的资格。
三、棋协大师称号亦可通过中国象棋协会授权的特级大师鉴定而产生;地方棋协大师称号亦可通过中国象棋协会授权的大师鉴定而产生。
第三条批准权限
一、棋协大师由中国象棋协会批准授予,同时也可批准授予地方大师至业余六级棋士。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体育行政部门和行业体协的批准权限为地方大师至业余六级棋士。
三、省辖市、地区、自治州体育行政部门的批准权限为业余一级棋士至业余六级棋士。
四、区、县或相应的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的批准权限为业余二级棋士至业余六级棋士。
第四条
一、象棋业余棋手等级证书由中国象棋协会统一印制。
二、象棋业余棋手技术等级标准的最终解释权属中国象棋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