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过七夕的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等。因为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牛郎织女爱情故事,七夕被认为是我国最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诗经·小雅·大东》曰:“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是关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最早的记载。相传每年七夕之夜,飞鹊在银河上架起一道桥梁,让牛郎和织女得以相见。人们仰望星空可以看到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坐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相会时的绵绵情话。织女是天上的公主,心灵手巧,织出的衣裳如天边的云彩一般美丽。人间女子希冀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灵巧聪慧,因此每逢七夕,便在月下祭拜织女、穿针引线,乞巧祈福。

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代。晋人葛洪的《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乞巧所穿的针,一般是七根,俗称“七孔针”,所用的线一般是五色缕,即用五种颜色的丝线合成一根线,谁穿得又准又快就为“得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