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为阐教的教主,享有“奉天承运御道统,总领万仙镇八方”之美誉,他深受师父鸿钧老祖的器重,自视为“盘古正宗”,为人师表对门下弟子管教极严,玉虚宫中散仙众多,其中根行深厚者不计其数,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十二金仙,乃封神世界的强者,就连昊天上帝都想得到他们。
不过在元始天尊的诸弟子中,大家的身份还是有区别的。有些弟子法力高强,备受元始天尊宠爱;有些弟子则法力平庸,元始天尊视其为草芥。其实道理很简单,阐教重视门规等级,元始天尊的弟子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正仙
阐教拥有此身份的仅两人而已,一位是燃灯道人,一位是南极仙翁。严格意义上讲,燃灯道人不算元始天尊的弟子,因为十二金仙和姜子牙等称其为"老师",而燃灯又称元始天尊为"老师",因此二人为亦师亦友关系。而南极仙翁则是元始天尊货真价实的大弟子,一直跟随其左右,是元始天尊最信任的弟子。
而所谓正仙是相对于副仙而言的。封神原著中龙吉公主推荐阐教派人去她母亲瑶池金母那里借聚仙旗,她曰:"此旗,别人去不得,须得南极仙翁方能借得去。"后来南极仙翁来到瑶池,又说了一句话:"今有玉虚副仙广成子门人殷郊,有负师命。"可见,南极仙翁与广成子的身份有别,乃是正仙。燃灯道人在阐教的地位比南极仙翁略高,自然也是正仙。显然拥有正仙身份,才能面见昊天上帝或瑶池金母。
第二等:副仙
最典型的代表是十二金仙,分别是广成子、赤精子、清虚道德真君、太乙真人、玉鼎真人、灵宝大法师、黄龙真人、普贤真人、慈航道人、惧留孙、道行天尊、文殊广法天尊。其中广成子排名第一,书中介绍他是玉虚宫击金钟的首仙,但在南极仙翁向瑶池金母的奏报中,广成子还只是个副仙,以此类推,十二金仙都是副仙。
虽然如此但元始天尊对这十二位弟子非常器重,昊天上帝令他们称臣,元始天尊都不肯让。他给这十二弟子都封了高大上的法号,而且给了他们很多法宝。即使是实力最渣的黄龙真人,在万仙阵大战时他的头被套金箍,元始天尊火速赶来救人。在十二金仙悉数被困九曲黄河阵时,元始天尊也是亲临现场将他们救出,还传授纵地金光法。
第三等:半仙
主要代表两位:申公豹和姜子牙。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徒弟有别于十二金仙,他们没有法号,只有自己的名字;而且,他们二人的法力明显弱于十二金仙,申公豹虽比姜子牙略强,但南极仙翁举手投足间就可置其死地。可见这二人虽名为元始天尊徒弟,实际上只能算记名弟子,得不到师父真传。
你看姜子牙上昆仑山四十年都干了啥?子牙曰:“挑水,浇松,种桃,烧火,扇沲,炼丹。”异人笑曰:"此乃仆佣之役,何足挂齿。"而申公豹虽说修行了两千多年,元始天尊也并未赐给他什么法宝,也未传授什么厉害的神通,还将其作为诱惑截教的棋子。最后姜子牙老死,申公豹处死。因此姜申二人顶多算个半仙之体,这样的记名弟子估计昆仑山上还有很多。
第四等:门人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邓华。在破天绝阵的时候,燃灯道人突然发现自己身边无人,暗思:"并无一个在劫先破此阵之人。"正话说未了,忽然空中一阵风声飘飘,落下一位仙家,乃玉虚宫第五位门人邓华是也;拎一根方天画戟。见众道人打个稽首,曰:"吾奉师命,特来破天绝阵。"燃灯点首自思曰:"数定在先,怎逃此厄!"
这里提到"第五位门人",有人认为邓华在元始天尊诸弟子中排名第五,其实是个误解。这里的"门人"其实有别于弟子,联系邓华渣得不能再渣的实力,以及低得不能再低的神位(木府星)。邓华的所谓"门人"只能算是元始天尊的追随者,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粉丝"。
由于昆仑山玉虚宫在江湖上名气太响,慕名而来者甚众,阐教为了扩充势力,也将这些人收编为门人,邓华可能是来得较早的粉丝,排到了第五位。可以这样理解,元始天尊之下类似邓华这样的门人一抓一大把,估计连他自己都认不完,也难怪燃灯道人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将其"祭阵",因为他们根本算不上是元始天尊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