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为什么是礼乐崩坏的时期和井田制有什么关系

要想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礼乐,什么是井田制。

礼乐也就是周礼,是指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诸侯,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为配合政治上维护宗周统治的分封制,周公旦在意识形态领域将上古至殷商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乐也是周礼的表现形式之一。

井田制则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度,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在历经烽火戏诸侯、王室东迁等变故后,周天子的土地大大减少,甚至没有诸侯王多,土地少那么周天子辖地的人口就少,周天子的权威大大降低,各诸侯王逐鹿中原之心日渐显露。

而且在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铁制农具的出现导致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面,势力强大的诸侯开始变王田为私田,在以往,这些土地都是周王室分封给诸侯的,诸侯并没有所有权。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政权不断下移,并纷纷制定自己的法律,周天子已经无力控制各诸侯王。

各诸侯、卿大夫僭用礼乐的现象十分普遍,按照周礼,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即天子的演奏队伍是八行八列,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但是春秋战国时期,臣子用八佾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了。人们已经普遍不遵守维护周天子等级权威的礼乐制度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和井田制的瓦解有很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井田制作为周朝的土地经济基础,井田制的瓦解影响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局面。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