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道于老子典故

这个典故被称作——“孔子问礼”。简述:“孔子问礼于老聃”是一个历史事实,现在让我们进一步探讨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时间,有四种说法:

(1)孔子十七岁时问礼于老子。高亨据边韶《老子铭》、郦道元《水经注·渭水》均言“孔子年十七问礼于老子”,根据《春秋》昭公七年有日食的记载而持此说。

(2)孔子三十四岁时问礼于老子。清人阎若璩据《曾子问》中关于孔子从老子助葬时“FI有食之”的记载以及《春秋》昭公二十四年有日食的记载而推算出当时孔子的年龄。

(3)孔子五十一岁问礼于老子。《庄子·天运篇》记载:“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黄方刚认为:“老子居沛,庄子屡言之,沛为宋地。孔子是年适至宋,因复见老子,颇合情理。”

孔子五十七岁时问礼于老子。黄方刚又据《曾子问》中“日有食之”的记载以及《春秋》定公十五年有日食的记载,认为孔子两见老子,第一次孔子五十一岁。第二次孔子五十七岁。

文献记载:一、《庄子》中提到老子的共有十六条。这十六条中有八条是记述孔子与老子之间的关系的。

在这八条中《天地篇》记述了老子跟孔子谈“至道”的问题;《天道篇》记述了孔子与老子谈《诗》、《书》、《易》、《礼》以及“仁义”等问题;《天运篇》记述了老子跟孔子谈求道、仁义、古代典籍(六经)以及“三皇五帝治天下”等问题;《田子方》记述了老子跟孔子谈“天道”(宇宙论)问题;《知北游》记述了老子跟孔子谈天地万物的自发性的问题。《庄子》一书“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其寓言部分“除完全架空的人物以外,对历史人物相互关系的行辈,则从无紊乱”。

部分内容摘录:老子见孔子徒弟子五人,问曰:前为谁?对曰:子路勇且多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

老子叹曰:吾闻南方有鸟,名为凤。凤之所居也积石千里,河水出下,凤鸟居止。天为生食其树名琼,枝高百仞,以琳琅为实。天又为生离米,一人三头递起,以伺琅。凤鸟之文戴圣婴仁,左智右贤。

二、孔子不止一次地请教老子,在儒家经典及其他典籍中也有记述。1.《论语·述而》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马叔伦:《老子核诂》考证:老彭即老子。姚鼐《老子章义》:“彭城近沛,意聃尝居之故曰老彭。”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乎。”

(孔子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这是对老子以“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告诫他的感悟的体现。

2.《孔子家语·五帝篇》

季康子问于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

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为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

三、《史记》1.《史记·孔子世家》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2.《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蓬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

3.《史记·老子列传》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