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
第一、抓关键词。我们要注意原题中这一句“请以“风景在路上”为题目”,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风景在路上”和“题目”。先看“题目”,就是说,这篇作文是命题作文,而不是话题作文。再说“风景在路上”,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文题,题目中“风景”和“路上”属于“题眼”,是两个值得仔细探究的词语。
题目中的“风景”既可以是自然景观,如清风明月、杨柳依依、鸟鸣虫唱、大漠长风等。也可以是人文景观,如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还可以是带有比喻义的生命风景,如风雨中,父亲接送自己的背影;办公室,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诲;烈日下,她在为受伤的老人撑伞等。
题目中的“路上”既可以理解为行走之路,也可以理解为书山之路(提示语所言“静阅万卷诗书”),更可以理解为“人生之路”(提示语所言“洞察世间百态”),当然还可以理解为“成长之路”(成长之路上,得失成败、喜悦哀伤、汗水泪水等生活中的事件,是我们生命中的风景)??事实上,题目中的提示语目的就是打开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选材的深度。另外“在路上”强调的是一个过程,决不能限于某一点的风景。
第二、辨文体。作文要求①②告诉我们文体自选。可写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等。我们要选自己最拿手的文体来写。通过以上分析,这个作文题目,既可以写成以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的游记文,要注意以游踪为线,有次序写景;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成长路上的风景让我们经历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汗水与泪水??这正是我们生命中“风景”的内涵;还可以可以写成议论文,以“风景在路上”为论点,或事例或名言,进行充分论证。
不论选择何种文体,注意各自的文体特点,紧扣文题,突出中心,才不会偏题跑题。总之此题可叙,可论,可描写,可抒情,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度,便于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第三、定立意。写作这个题目的作文,无论是写具象的风景,还是写抽象的风景,关键在于要彰显出风景的深层意蕴,开掘出深刻而鲜明的主题,这样文章才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一般来说写自然的风景,如果只限于对美好景致的赞美,即便是生花妙笔,把景物描写得活灵活现,也是肤浅的。写自然的“风景”,要能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反映深刻的事理,比如通过沿途风景的描绘,赞美自然的伟大和神奇;通过描绘静默的大山,展现个性的傲岸与伟大等。如果从社会人文这一角度去描写,要选择亲身经历、真实感人的场景或画面,要力争展现精神风尚或时代风貌等,在此基础上,加以个性化的感悟、点睛式的表达,歌颂人性的真善美的一面。不管写哪种风景,都必须关注“在路上”这一题眼,侧重写出过程中的感悟,而不能拘泥于一点一滴的感受就忙于结尾。
第四、巧联系。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个作文题经过加工、调整,还可以衍生出很多类似的作文题,这些类似的作文题立意、写作都可以向这个作文题上靠,如沿途的风景、人生处处有风景、我走过的路、一路风景一路歌、成长路上有风景、我的初中生活、学校生活剪影、读书真好、我的读书生活等。根据以上变式的题目,搜索知识储备,寻找相似的文章,特别是自己曾经写过且不错的文章进行迁移。
第五、妙布局。结合确定的文体和立意,寻找最佳结构进行全篇布局。如题记式、标题式、蒙太奇式、书信式、日记体等。
【审题误区】
这个作文题最容易出现的审题误区有三个,一是仅仅落脚于景色描写,而忽略“在路上”这一文题的体现;二是拘泥于“自然风景”的描写,而忽略情感的流露,不能做到情景交融,更不能加深主题深度;三是囿于对“风景”自然景观的理解,不能触及人文景观,使作文立意过于肤浅。
【佳作荟萃】
1风景在路上
携一路书香欣赏路上风景。
清风卷起素帘,天空中露出一大片红云;微风涌进,弥漫着浓浓的墨香;轻——题记
风涌进窗内在书本上嬉戏,好不是滋味。
推上门拉开窗。在悠悠书香中跳跃,嬉戏。不远处我看见苦学的宋濂在寒冷的冬天苦读,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更显他的勤奋;因“天大寒,砚冰坚,弗之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更显他的诚信,所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以中有足乐者”,所以“同舍生皆披绮秀,右备容臭,略无慕艳意”更显他的境界之高。携一路书香欣赏路上苦读的风景。
权对吕蒙曰“你今当涂管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用现身说法劝吕蒙“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携一路书香欣赏路上劝学、识学的风景。
我扑在书上正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我就像雏鸟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飞近一看原来是天上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空中划过两颗流星,原来是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向下望去一望无垠,一座小岛夺去我的目光,更夺去牛郎织女的目光,原来是鲛人在岸,对月流珠。携一路书香欣赏路上海雾模糊,美丽街市的奇幻风景。
飞着飞着看见渔人撑船回家,船游到桃林中,我被这落英缤纷的桃林吸引,渔人也不例外,便跟随渔人来到桃林尽头,发现一个小口,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看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原来到了桃花源,桃花源人热情好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渔人各复延至其家,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携一路书香,欣赏路上桃花园内的环境和安闲自乐的风景。
愿我携一路书香,欣赏沿途绚丽多彩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