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作为我们历史悠久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其中寄托了许多人的思绪,甚至可以将其看作连接古今之人同源感情的纽带。李白早已写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名句,他将明月与自己的影子视作个体,以此作为陪伴,来使孤独的自己不再孤独,可以说是展现浪漫思潮的第一人了,流传后世,这种月下情调变成了著名典故。
到了宋朝苏轼在一个中秋之夜也从这个典故中得到感悟,回到当时,看看他是如何诉说。
元丰五年的中秋节,遭受乌台诗案后的苏轼身在黄州。这天夜里他独自一人登上高楼,向远处眺望时,只见月夜的长空万里无云,显得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这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苏轼的思绪飞上月宫,想那琼楼玉宇中,乘鸾凤的仙女们来来往往,他自己也置身在这清凉的国度。向人间望去秀丽的江山如图画般美丽,清晰可辨的烟火历历可数。
苏轼醉酒后开始拍手放声歌唱,举杯邀请明月,与自己的影子一起欢乐,随后身体在风露下起舞,希望不要辜负今夕的良宵。心中渴望乘着风便能归去,到明净的月宫中,吹奏横笛响彻云霄。
念奴娇中秋
宋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苏轼的这首《念奴娇》是在中秋日寄情记景所作,结合他当时的处境,正是历经大难不久,从此之后,他对一切都有所灰心,加上自己年华已经不在,即便再有多坚定的豪情壮志,也不得不开始计算生命的长度。他虽然有所渴望,但心下深知有些渴望无望。面对着特殊的中秋时节,独自一人很容易陷入了幻想,江山如画,人间无数,终究敌不过时机命途,年老无助。微醉之后的“拍手狂歌”,更像是强颜欢笑的面对世人所留下的最后一丝倔强,不过我们更愿意相信,他一向豪迈的思想确实会有助于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