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灌县古城前经过,遥远就能看见五彩斑斓的南桥古桥向我们招展着她的绰约风姿。过宽阔广场旁边一个不起眼的大门上精雕“都江堰”三个大字,门后一块玲珑有型的石头上细刻余秋雨先生提笔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行文,上面已是青苔依依,斑驳垒垒,见证了岁月逝过的痕迹,静静伫立在岷江之滨。
前人太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描述过它的恢弘气势,赞赏过它的千秋之功,仰望着它的继往开来。所以我就不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了。只谈谈我对“拜、问”两个字的认识,从而回忆一下游览完这两个地方后的一点感悟,也不枉我花费两天时间游玩此地了。
都江堰之所以是成功的,原因就在于顺应自然,浑然天成。一个“拜”字点睛之笔形容了这一切。一个“拜”字自然地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突显出来——人在自然的面前,永远都只能是臣服者而非统治者。通过一个“拜”字,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在自然面前,古人两手合掌,双腿屈膝,恭敬的与自然心息相通,相交流的虔诚的心态。毫无疑问都江堰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杰出代表之作,余秋雨先生甚至把它看作是一项可以和长城相媲美的伟大工程。天时偏偏让滚滚流淌的岷江水从这里经过,地利偏偏让成都这个急需水灌溉的地方拥有平坦肥沃的平原,人和偏偏让李冰担任蜀郡郡守。就是这个“偏偏”,说明了他的机缘巧合,也说明了他的浑然天成。与其说这是天意,我们不如顺应天意的安排,因为没有比这更好的安排了。
“问道青城山”中的一个“问”字,让人立刻想到了诗人贾岛的名作《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们很自然的联想到一个身穿青色长衫的老者,拄着拐杖,步履蹒跚,一步一步的登上青城。山上云雾氤氲,青松傲然,百鸟啁啾,正当老者停下歇息的时候,恰逢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子经过,老者笑颜的询问师尊何处,童子指着空寂的大山说我也不知道在哪里,但我知道就在这山上。此情此景是很适合青城山的。自张陵后青城山便与仙缘结下不解之缘,也是自张陵后,青城山从此便名满天下,香火鼎盛不衰。从前山上山路途经过的数不清的道观、庭院便是无语的见证者。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追求清心寡欲、自然无为,极力探索长生不老之道,羽化登仙之法。“问”字也就巧妙的将人勇于追求探索的那一种矢志不渝的心态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不管是“大道”还是“人道”,或者“天道”,我们看到的只是古人在混沌宇宙中尽力发挥着自己的一点光芒照亮未知的世界的矢志不渝。尽管青城山上蜿蜒曲折,异常陡峭,尽管还有一些未知的困难等着下一批“问道”人,我心依旧,忠贞不减。还有那一步一个脚印的青石砖步道,从山下第一块砖开始,铺路人就已经想到最后一块砖终会铺下,这一条路,就是人类的康庄大道。
从青城山半山坐缆车下山,缆车飞快的滑过,青城山的一花一树被抛在脑后,但它留给我的思考却一直萦绕在耳边。清风拂过山岗,远处的都江堰仿佛在向我招手。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古代农业社会,在没有塔吊、挖掘机等机械的落后蜀地,倚靠简单的竹筏、凿子、现成的石材,一项为世界瞩目的浩瀚工程就此落下帷幕。这是世界的壮举,但都江堰似乎表现的很低调,就像静静站立在离锥公园橱窗内的李冰石像,缄默不语;就像安澜桥上扎着的朵朵耀眼红花,欢迎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朋友;就像不再以农业为主的灌县古城,而今依旧享受着都江堰巨大人流量带来的丰厚恩赐。都江堰以它博大的胸怀包容着世人的褒贬,而它本身依旧无私的灌溉着天府之国,涓涓细流,这是都江堰之泪,这是都江堰之魂。
都江堰和青城山,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就似两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天府之国,他们一呼一应,一问一答,向我们诠释了宇宙中最初的哲学---源于对世界的追问和思索,源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尊重。
而我,只是一个从他跟前匆匆而过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