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所写的大多是花妖狐魅,但是这些幻异的故事却植根于现实。其中某些优秀篇目,既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又是作者浪漫主义理想的艺术体现。揭露封建政治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贪婪残酷,是《聊斋志异》重要主题之一。这类作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席方平》篇借阴司的污独,揭露了封建官府暗无天日。阴司中上自冥王,下至郡、城隍以及衙隶役使,完全是人世间封建官僚机构的复制:他们上下勾结,贪贿枉法,酷虐细民。作者指斥他们是人面而普心的屠伯。《促织》篇,作者更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地方官吏为了博得皇上的恩宠,竟然逼得人民群众“贴妇卖儿”,家破人亡;作者对封建最高统治者也不无微词。封建政权的阶级支柱是地方上的土豪劣绅,《聊斋志异》对他们的揭露更为广泛和深刻。《成仙》中的黄吏部,《玉》中的宋御史,《石清虚》中的某势豪,《辛十四娘》中的楚银台公子,等等;他们依财仗势,横行乡里,都是一丘之貉。这些恶霸,或掠夺民财,霸占民女;或嫌诬告,陷人以死。作者把这种官绅勾结,欺压善良的黑暗现实,斥之为“强梁世界”(《成仙》),而予以愤怒的谴责。与此同时作者更以极大的热情赞颂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席方平誓斗食富,不畏斧锯;向杲化虎噬仇,讨还血债;商三官为父伸冤,与邑豪同归于尽;《红玉》中的虬髯丈夫,更挺身而出,为民除害。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的愤世情怀和反抗精神。
揭露科举弊端,抨击封建时代作践人才的罪恶,是《聊斋志异》另一重要主题。清沿明制,以八股文取士。在功名利禄的诱感下,士子们热中科举:在八股文的束缚下,试官们胸无实学。对此,《聊斋志异》作了充分地揭露。有的篇目指斥考官衡文不公,如《司文郎》讽刺考官不仅“无目”,
而且“鼻盲”,不辨文章美丑,致使“文运颠倒”,浅薄者幸进,饱学者落第;《贾奉锥》讽刺试官水平低下,他所欣赏的皆是陋劣文章,因为这些试官“皆以此等物事进身”,他们只能据此录取凡庸之士;《叶生》篇则揭露由于衡文不公,使得一些才名冠世的读书人,困于场屋,抱恨终生。《聊斋志异》还揭露了科举考试贿赂公行,如《考弊司》的阴间司主公然索贿,且有定例,诸生无钱纳贿,则片割其脾肉;《神女》篇更直接指出,人世间的“学使署中,非白手可以出入者”。不管所写的是阴司还是阳间,蒲松龄笔下的主持科举的官员,大多见钱眼开,行同商贾。科举的毒害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此,《聊斋志异》也有所揭露。例如《续黄粱》写的虽是曾孝廉个人的黄粱美梦,但却真实的反映了科举新贵的普遍心理和当权官僚的丑行恶德;而《王子安》篇对举子望报的嘲笑,实际上是对科举制度摧残人心灵的揭露。科举仕进和功名利禄,不仅使当时知识界道德沦丧,人品堕落,同时也毒化了整个社会气氛,如《镜听》写的是落榜则父母不子,《凤仙》写的则是不重读书仕进就得不到岳翁的尊重。以抨击科举为题材的作品,从总的方面来说大多揭露其弊端,并没有否定制度本身。但是其中的个别作品,则表现了作者对科举的绝望,对科举制度本身也有所怀疑。例如:贾奉雉第二次离开人间,与科举制度终于彻底决裂(《贾奉雉》);《素秋》篇俞恂九兄妹都否定科举仕进的生活道路。这类作品都触及到科举制度。
爱情的作品在《聊斋志异》中占有相当比重。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在婚姻和爱情上都曾提出新的思想观点。其一作品提出儿女婚姻父母主其半(《青蛙神》),主要应由当事人作主。这种思想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对自主婚姻的憧憬和渴望。例如《阿宝》、《婴宁》、《连城》等篇,都是写的摆脱父母干涉而自由相爱的故事。其二,提出了一个新的爱情观点,即“知己之爱”。例如《连城》篇的乔生深感连城是她的知己,宁愿牺牲自己为她治病;为了追求知已之爱,甚至“乐死而不愿生”,要依守连城于地下。又如《神女》篇的米生深感神女“惠我无私”,把她的知己之德看得高于一切,终于成为眷属。在严男女大防范的封建封代,《聊斋志异》提出这样有关婚姻和爱情的进步观点,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聊斋志异》写出一些为捍卫自主婚姻或自由爱情而斗争的故事。例如《鸦头》篇的鸦头敢于反抗家长的淫威,随爱人出奔;《细侯》篇的细侯坚决摆富商的羁绊而爱其所爱;而《青娥》篇的霍生,为了受情反对封建札教的物束,更不受仙道的干预。聊斋的这类作品,既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男女青年婚姻爱情的禁锢,也歌颂了男女青年対这种禁锢的反抗。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极为丰富。除了上述重要主题之外,有的作品还反映了明、清之际的社会动乱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如《张诚》、《仇大娘》;有的反映了封建家庭内部的各种矛盾纠葛,如《胡四娘》、《二商》;有的类似寓言,用以警世;有的类似特写,用以彰善抑恶。
《聊斋志异》描写了当时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各式各样的人物和生活,从众多方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
瞭悟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