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无和佛家的空有什么区别

作者:徐行之

来源:知乎

“无”者,“道”之别名,在《老子》中,“无”“道”“一”皆是指一“物”(其实并不能称为物,为叙述方便故称之),以体言之则为“无”,以用言之则为“道”,以数言之则为“一”。

那么什么是“无”其实即是在问什么是“道”。这个问题任意找一本中哲史老子一节必有涉及,现只叙述可与“空”做对照的几点:1.“道”是《老子》宇宙论中的终极本源,“道”化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且万物在形成后仍然遵循“道”的运行规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2.那么为什么称“道”为“无”呢?无是无形无象的意思,而非空无一物,“道”作为一无限存在,作为万物本源,必不能有具体的形体,若如此,便只是有限的一物,不能有“为天下母”的能力。

(注:老子“道”、庄子“道”、《淮南子》“道”虽同为道家,同用“道”这个核心范畴,但其实对其的定义存在极大差别,尤其是老子和庄子,在庄子中,“道”已失去了本体的意味,而更强调“道”是一种境界,现不赘述)

现在再回到佛家的“空”,“空”在佛家不同流派中也有不同的含义,题主应深察之,现叙述僧肇的“空”观,僧肇作为鸠摩罗什的弟子,并被喻为门下解空第一人,其“空”观最符合“空宗”(又称“般若宗”)的原始含义。

其解空论作《不真空论》中有一段为:“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

其实这是在用“缘起性空”来解空。万物莫不是因缘和合而有,因缘离散而无,即如此,何尝有自性(“自性”可大致理解为: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自己实现自己),无自性,自然不能被称为有,但虽无自性,毕竟存在过,也不能称为无,这种“宛然有而毕竟空,毕竟空而宛然有”的宇宙真相即是“空”,常人执“假有”为“实有”,故有种种烦恼,学佛之人则应勘破宇宙只是“空”

(注:如同“道”在老子、庄子、《淮南子》中含义不同一样,“空”在小乘一切有部、大乘空宗、大乘有宗中的含义也不相同,上所述只是空宗的空观)

好了现在再回到道家“无”与佛家“空”的比较上,可是,在对二者做了一定的了解后,题主认为还有比较的需要吗?“无”是宇宙本源,“空”是宇宙真相(诸法实相),二者本不在一个层面,如何比较?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