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儿子都能当王爷有的只能当上贝子

龙生龙凤生凤,皇帝的儿子是王爷。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清朝时期皇帝的儿子不一定是王爷,有可能只是一个贝子。首先我们来看清朝宗室爵位的等级。按照《大清会典》规定,清朝宗室爵位共分为12级,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这12个级别的爵位,只授予爱新觉罗氏族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这4个级别的爵位,只授予皇帝的儿子。其中亲王、郡王被称为王爷。我们知道明朝时期,对王爷爵位的授予比较宽松,只要是皇帝的儿子,一般都能获得王爷爵位。几百年下来明朝王爷泛滥成灾,对国家财政形成了严重的威胁。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在宗室爵位的授予上比较慎重,没有大开口子。清朝立国之初(后金),努尔哈赤并没有设置亲王和郡王,宗室爵位最大为贝勒。努尔哈赤时代封了4个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他们「”共议国政,各置官属”,拥有很大的权力。哪怕后来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依然能够坐在他旁边,一同接受臣属朝拜。1636年5月,皇太极称帝,建立大清,改元崇德。皇太极随即在自己的兄弟之间晋封了一批亲王、郡王,如大代善晋封为礼亲王,阿济格晋封为武英郡王,多尔衮晋封为睿亲王,多铎晋封为豫亲王。另外皇太极还在自己的皇子之间晋封了一批爵位,如长子豪格晋封为肃亲王,四子叶布舒晋封为镇国将军,二子和三子早夭,五子硕塞年幼,均没有获得爵位。在清朝入关前后,由于是战争年代,皇子、皇孙在战场上立功的机会比较多,很容易获得贝勒、贝子爵位。表现突出的还能够获得亲王、郡王爵位。为清朝立国立下重大功劳的皇子、皇孙,甚至能够获得世袭罔替待遇,即我们俗称的「”铁帽子王”。清朝近300年历史里,一共产生了12个铁帽子王,其中有8个产生于开国之初。他们被称为「”开国八大铁帽子王”。随着统一之战的结束,清朝逐步进入和平时期。这时候皇子、皇孙们要想获得较高等级的爵位,就不容易了。他们必须靠出身背景、为朝廷办事的机会,来获得宗室爵位。康熙皇帝的皇长子胤褆,因早年参加过出征噶尔丹之役,表现优异,在17岁时就被晋封为直郡王。康熙皇帝的皇四子胤禛,虽然没有参加战争,但凭借经常帮助康熙皇帝办理政事,31岁时被晋封为雍亲王。如果既没有为朝廷办事,出身背景又不咋地,那么就算贵为皇子、皇孙,也不一定会被晋封为亲王、郡王,有可能只是一个贝子身份。康熙皇帝的第九子胤禟,因母亲郭络罗氏在康熙皇帝后宫中地位不高,又卷入了立储之争,到26岁时才获得贝子爵位。有的皇子甚至连贝子爵位都没有得到。雍正皇帝的第三子叫弘时。弘时的母亲叫齐妃李氏,并非雍正皇帝的皇后、皇贵妃,出身不高。弘时本人又年少轻狂,行事荒唐,很不受雍正皇帝喜爱。雍正皇帝对他进行了严厉处理,将他轰出紫禁城,过继给政敌允禩做儿子,后来更是削除了宗籍。有的皇子运气好,因为吼了一嗓子,就被晋封为亲王。康熙皇帝最小的儿子叫胤秘。康熙皇帝逝世时,胤秘才6岁。什么都不懂的他,在康熙皇帝床前叫道:「”我听清楚了,皇帝传位的是四阿哥!”于是,四阿哥雍正皇帝即位后,将胤秘晋封为諴亲王。【参考资料:《清实录》《大清会典》《清史稿》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游戏攻略(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