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谱
《梦入神机》
象棋书谱。
作者佚名约刊于明嘉靖之前。
据清朝《内阁藏书目录》所载,原书12卷。
篇幅宏大资料丰富。
现存卷一、二、三之残本,有一百八十五局,卷七一册,有残局一百局。
以红先胜局为主,局势虽大多简单,但甚精彩。
是现存较早的一部古谱。
《梦入神机》的书皮深蓝色。
书长27.2厘米,宽16.8厘米,版框大致长20.9厘米,宽13厘米,中缝不计算在内。
白口双栏,上下鱼尾内,上刊《梦入神机》,中刊卷数,下刊页数。
每半面刊一棋图,上书局名,下印着法和提示。
《百变象棋谱》
象棋谱。
祖龙氏编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刊印,有简短残局70局。
其中红胜局八局,和局62局。
记谱使用文字说明,具有早期象棋残局和记录方法的特色。
清康熙及乾隆年间均有翻印版。
《金鹏十八变》
象棋书谱。
作者佚名。
成书年月不详。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编成的《百川书志》有此谱录,估计在此之前已经成书(两卷,一说一卷或四卷)。
《适情雅趣》和《桔中秘》中全书谱序页,均冠以“金鹏十八变”。
系统阐述了斗炮局的各种变化。
同时也指出屏风马的战略方向。
《适情雅趣》
象棋谱。
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刊出,金陵徐芝编,全书十卷,一至八卷册为残局图式,相传选自《梦入神机》,计550局。
九、十两卷选自《金鹏十八变》,主要介绍顺手炮、列手炮的各种变化。
该谱为内容最丰富、局例最多、规模最可观、最完整的象棋古谱。
在象棋界一度负有盛名、有“南杨北谢”之称的北京著名老棋手谢小然谈及《适情雅趣》时,指出其精华是它的杀法,特点是各种杀法应有尽有。
谢认为初中级棋手若能精读此谱,细心揣摩,并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棋艺必有大进。
有些老棋手介绍他们自己的切身体验说,精读《雅谱》一遍,即可提高以马的实力。
这些确是经验之谈。
对于高水平的棋手,凡未读过此谱者,精读一遍,了可兼收并蓄,相得益彰,借此大大提高象棋实战的杀力和战术素养。
《桔中秘》
象棋书谱。
明朱晋桢辑。
崇祯五年(1632)年刊印。
其谱大多选自《适情雅趣》而经过整理,分类和棋谱的编写方法都比较完整。
四卷。
一、二卷为全局着法,分得先、饶先与让子三类,着重介绍斗炮局的各种变化,具有快攻速决、激烈相博的特色。
三、四卷载140局实用残局,详细剖析各种胜和棋势。
是明清两代版本最多的象棋谱,影响颇大,流传甚广。
《自出洞来无敌手》
象棋书谱。
署名纯阳道人著。
成书年月不详。
偶有印本多凭手抄本流传,为数亦极少。
1948年始由邵次明刊录于《象棋战略》谱内。
全书共分七类,每类五局,计三十五局。
不附变着益于读者研究。
《梅花谱》
象棋书谱。
清王再越著。
六卷分前后两集。
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均为全局着法。
对顺手炮、列手炮、过宫炮、屏风马、对当头炮等,均有专题研究。
变化细致深刻。
着法精彩。
其中八局屏风马对中炮为全书精华,对象棋布局有所创新,至今仍属棋战布阵的主流。
原仅抄本流传。
《无双品梅花秘》
清乾隆中叶(公元1760-1770年间)武进周廷梅精象艺,壮年挟技游大江南北,鲜逢敌手。
他增订的王氏《梅花谱》,丰富和发展了“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的各种战阵变化。
原谱为手抄本,本世纪40年代后期,福州《象棋月刊》刊录时命题曰《无双品》,推崇之意溢于言表。
《韬略元机》
象棋谱。
清张惠春等编,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刊印。
六卷。
前四卷为残局,后两卷为全局。
残局共二百零四局,其中之和局着法深奥,选自民间流行棋势较明代先走必胜的残局有进一步的发展,是以后高级排局出现的开端。
《吴绍龙象棋谱》
象棋谱。
相传为清乾隆时苏州象棋名手吴绍龙弈局,成书年月不详。
原谱共有二十六局,今存十六局。
内有让单先十四局、让两先二局;其中挺兵局十局,中炮攻屏风马六局。
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吴绍龙对局的梗概。
原仅手抄本流传,后收入谢侠逊所辑的《象棋谱大全》。
《石杨遗局》
象棋谱。
相传为清乾隆、嘉庆间邗江名棋手杨健庭和石姓者(佚名)所著。
杨善于用马有“四面虎”之称。
全书共有对局十二局,其中屏风马抵当头炮七局,单提马抵当头炮二局,顺手炮一局,均为和局。
对兵局两局。
红胜着法稳健而工整。
原仅手抄本流传,后收入谢侠逊所辑的《象棋谱大全》。
《梅花泉》
象棋谱。
海门童圣公著。
成书年月不详。
原为手抄本。
分上、中、下三卷,共三十六局、一百三十二变。
清嘉庆年间经薛丙增订,发展为五十局,二百十余变。
局式中如中炮鸳鸯马、单提马、左叠炮、屏风马弃马陷车等,新颖多样。
其中屏风马弃马陷车局尤为少见。
建国后有整理本出版。
《崇本堂梅花秘谱》
抄本《崇本堂梅花秘谱》,又名《摘锦梅花谱》,分上下两卷,共20局,79变。
上卷得先9局,下卷饶先6局,饶双先1局,饶三先1局,饶左马3局。
本书作者年代不详,内容与《梅花泉》相仿,估计两书同出一源。
本资料由杨明忠先生提供,是镇江周秋水根据1865年魏塘陆愚溪的手抄本,于本世纪60年代加以誉印而流传。
《心武残编》
象棋谱。
清薛丙编著吴绍龙校阅。
嘉庆五年(1800年)刊印。
六卷。
前两卷为棋局图式,有残局一百四十八局;后四卷为着法,基本上以和局为主,并将同一类型的残局集中在一起加以解析。
谱中所有着法变化及订正部分,均较以前诸残局谱深奥。
后附凡例十六则,可帮助领会古局棋规的各项要点。
《百局象棋谱》
象棋谱。
清三乐居士编。
嘉庆六年(1801年)刊印。
八卷。
共有残局一百零七局。
着法以和局为主,棋势均为当时流行于民间的局式,并以成语谚语命名。
如七星聚会、野马操田、蚯蚓降龙、千里独行(以上合称“江湖四大名局”)等。
其中八十九局与《竹香斋象戏谱》相同。
在民间流传最广,迄今计有40余种版本。
《渊深海阔象棋谱》
象棋谱。
清陈文乾编。
成书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
十六卷共三百七十局。
整理汇编了当时流行于民间的各种残局、排局名作。
如《七星》、《跨海征东》等。
收录较全并按双方子力分类介绍,以利于参考查阅。
原谱手抄本现为北京刘国斌所藏有。
《竹香斋象戏谱》
象棋谱。
清张乔栋编。
原为二集共一百六十局,曾刊印于嘉庆九年(1804年),后经修改补充,分三集,于嘉庆二十二年刊印。
系集中古谱及流行于民间具有代表性的排局加以厘正,并取诸家之长而成。
初集两册七十八局;二集两册,七十局;三集四册,四十八局。
均以和局为主,第三集比较深奥。
《烂柯神机》
象棋谱。
清于国柱编。
刊印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为编撰者二十年创作成果。
全书四册共一百二十局红胜残局,着法大都比较简明。
后收入谢侠逊所辑的《象棋谱大全》。
《蕉窗逸品》
象棋谱。
清隐橘斋主人编。
松籁阁藏书。
刊印于光绪五年(1879年)。
选有七星聚会、野马操田、跨海征东等十个残局。
经整理分正编、外编两篇。
正编为和局外编为劣局。
《蕉竹斋》
象棋谱。
相传由清代中期杭州的“棋孟尝”的门客们搜集当时民间流传的江湖残局,择优编辑成帙的。
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
共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辑自民间采用的刊于各古谱中相同古局;另一部分是据古局修改加工而成的衍生棋局。
1976年有整理本问世。
《梅花变法谱》
象棋谱。
《梅花变法谱》之流传,始于清光绪丁酉年间(公元1879年)。
由吉安郑自梅之父“仿旧谱一卷”,郑自梅校对。
郑自梅称:“(该谱)与橘梅虽无并论,然炮马叙论,各见专长”。
全谱共十二局,以屏风马、顺炮类为主。
《吴氏梅花谱》
象棋谱。
清吴梅圣著。
刊印于1929年原名《象棋让先秘谱》,因堪与王再越《梅花谱》媲美,故习称为《吴氏梅花谱》,并以此为书名。
共五编。
以屏风马为主要论述对象,着法都是让先。
阐述后走屏风马战胜先走方面五种攻势,内容精辟,其中尤以第一编屏风马先进7卒,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建国后有整理本出版。
《善庆堂重订梅花变》
象棋谱。
全书共三卷卷一得先五局六十变,均为“当头炮攻屏风马”;卷二饶先六局,七十六变,均为“屏风马破当头炮”;卷三杂局,四十变。
原书为手抄本,因无序,跋文等,故作者姓名,成书年代均无可查考,分析其内容,似后于《吴氏梅花谱》。
根据北京刘国斌先生藏本,本世纪70年代江西棋友曾有该印版流行。
《反梅花谱》
象棋谱。
原名《梅花心法象棋谱》。
清巴吉人著。
载全局谱七局,二十五变着。
第一局为当头炮巡河车进中兵攻屏风马,对王再越《梅花谱》有推陈出新的见解。
第二至第六局为让先胜;第七局为先手对兵胜。
其中第五局横车龟背炮,别出心裁,流传颇广。
原为手抄本。
建国后由《象棋界》、《象棋》等刊载,并有整理本出版。
现代的就比较多了,比较出名的部分如下
《象棋谱大全》
象棋谱。
分初、二、三集,计12册,1927年至1929年中华书局印行,平阳谢侠逊编。
内容有38种之多。
《中国象棋谱大全》
象棋谱。
集古谱36种,计1788页,另目录70页,插页前言等不计,1997年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
江湖百局秘谱蒋权著
七子百局谱
三国七子谱
少子百局谱
象棋鬼手百局
反宫马专集
江湖棋局搜秘
马炮争雄
象棋指归
胡荣华飞相百局
.......